速戳21国考上岸8条必知常识-国考一次上岸有多难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3) 黑客团队 151 3

目录介绍:

2020国考常识备考重点有哪些?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常识判断备考指导(仅供参考):

常识判断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时政常识

如,2019年度国考考查比重偏大,共涉及到四道题目,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

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

地理常识

近年国考考情知,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如,2019年度国考的考查中重点考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科技常识

如,2019年度国考常识中有三道科技类题目,主要是涉及到钢铁、核磁共振以及静脉注射的经历的途径。

2021国考,行测常识备考有哪些小技巧?

202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题技巧,比如:

巧用关键词

浏览题目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屏蔽干扰信息找到答案。

两相矛盾选其一

若发现其中两个选项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意见,可先把其它两项排除掉,在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生活常识思维

运用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根据事物产生、运行、发展的基本原理进行解题。

内在逻辑分析法

分析题目选项的内在逻辑,选项设置往往采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等方式设置错误选项,通过认真分析题干的内在逻辑分析往往可以甄别出说法错误的选项。

如何国考如何上岸?

大学毕业后,参加了8次公考,包括2次省考,3次联考,3次国考,最后一次国考申论73.5分,而顺利上岸,现在感恩,分享一些经验教训给你们,不喜勿喷哈?

准备篇

1.多做真题

我们大部分人都对申论不够重视,对申论的复习套路是,看题目,马上看答案。自己真正卡着时间,做一套完整的真题的,几乎没有。这也导致真正考试,申论2个半小时,紧张到答不完题。

建议抽出固定时间,关掉手机,卡着2个半小时,实战模拟申论考试。

2.多做反思

有些人确实做了很多题,但是只是盲目的做题,相信什么天道酬勤,可是结果却不理想。

勤奋是必须的,但是也要掌握技巧,方能提高效率。你做的每套题,要提高它的最大价值,需要你多动脑,脑子只会越用越精。

做材料题,你参考答案,分析为什么要这样答。这道题的出题意图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以总结的吗?

只有这样,你才能以一当十,迅速提高申论成绩。

3.博采众长

无论华图还是中公又或者是其他机构的答案,我们不要盲目的采用拿来主义,要取其精华,舍弃糟粕。

多向成功上岸的师兄师姐取经,谦虚一点,认真一点。也可以和志同道合的考公战友商讨,交流答案。

现在公考考核中,反培训的趋势明显,所以你得结合各家所长,练出一套自己的武功秘籍。

应试建议(不可全信,采纳吸收)

1.写论文的套路

培训机构教我们写策论文,一般开始写现象,然后是原因,接着几点对策,最后写一些套话总结。上述套路之前很不错,但是现在烂大街了,如果你再坚持,也许40分作文,最多给你的分数也就三类上。

我的方法就是强调申论的“论”字。

首先,论就辩论,注意你这个时候的角色,不是在和你妈或者你妹辩论,你是在和阅卷老师辩论,你最先要吸引他,所以你的论点必须的高屋建瓴,或者独树一帜,让人眼前一亮。

其次,“论”就是要说原因,说为什么,说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你的论点必须有详实的论证依据。你的话有时候真的没有说服力,因为人微言轻,需要背一点名言警句,需要收集一点成功或者失败的名人故事,有正面论证,也有反面支撑。

再次,“论”就是不光有依据,还得有理,理就是逻辑性,说得过去,说得通,有层次感,要么并别,要么递进,建议递进,从外到内,从肤浅到深刻.......

最后,表面要风光,从辩论来说,气势上就要压倒对方,所以行文上气势也要给阅卷老师一种排山倒海的感觉。最好多用排比句,多用短句,最好是三句,能够句式对称,就能很好的产生行文的气势。

2.阅读题的答法

一、材料是根本。无论是概括题,分析题还是对策题,都是来源于材料,那么你在看完题后,在全篇材料要注意着重找“问题”,“对策”这两个点,有时候问题也隐藏原因和对策,并做好标记,节约时间。

二、一般答出3到5点答案比较正常,根据找到的要点进行排列组合。

三、字要工整。这是最最重要的,虽然看起来不重要,其实练字才是王道,字写好了,申论提高5到8分都不是事儿!

如果你现在没办法立刻提高,给你一个小方法,把字靠着各自的左边边框和下边边框,以这两条线为参照,尽量把字写大,但是不要超过任何一条边框,已经测试过,保证绝工整。

3.留点时间给申论

申论关键在于勤和思,没人是天生就能写出斐采文章。

当你的行策智商受限时,给申论一个机会,也许这也是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相信笨拙如我,

都能逆袭,

聪敏如你,

也定能,

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

加油,骚年!

2021国考常识题应该如何准备?

对于常识判断部分来说,虽然基础知识是解题的钥匙,但是在考前这些天里,考生完全有必要掌握几条适用于国考常识的实用解题技巧。中公教育专家根据多年辅导经验,为考生总结出三大常识题实用解题技巧,在此与广大考生分享,希望考生能做到基础知识与答题技巧的完美结合。

1.生活常识思维

生活常识思维是指,在大家掌握的法律知识不足的情况下,运用生活中基本的行为准则,根据事物产生、运行、发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解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2.词义联想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且具有客观性。在解题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所考知识点不熟悉的话,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词义联想法,又称信息词解题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中的信息词,进行联想,从而选出与信息词有关联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词义联想法常适用于考查概念性的题目。

3.选项代入法(排除法)

选项代入法是将各选项分别代入进行综合分析的解题方法。

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诗词常识

【导读】2021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将公考推上了就业的高潮,当前公务员考试是当下国家选人用人的形式之一,行测常识判断部分考察范围非常广泛,常识也是公职类考试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考察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方面,学习起来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广度。2021年国考即将举行,在国考行测中,常识判断是必考点,很多考生在备考之处就开始进行常识总结和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的是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诗词常识,下面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诗词中的风景名胜

洞庭湖:①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荷花:①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②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柳树:①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②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梅花:①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②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长城:①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②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长江: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泰山:①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②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黄山:①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②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庐山: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②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

2、诗词中的典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商,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武王灭商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采薇”喻隐居避世。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以“东山高卧”指隐居。

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长城”代指守边将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代指传递书信的人。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草草”指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北伐惨败。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大夫”指屈原,“司马”指白居易。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斑竹”,指湘妃竹。相传娥皇和女英是舜的妃子,舜死后二人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

其实在考试中涉及到的诗词不会特别难,大部分是大家在初高中见过的,所以大家不必有畏难情绪,害怕自己背不下来。大家在闲暇时间用心记忆一下即可,当做日常积累充实自己。

以上就是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诗词常识,通过考试题目,我们可以深入进行了解和总结,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具体汇总,以期学一个会多个,现阶段,还是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备考,临阵磨刀还是很有效果的,加油!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4 00:54:20 回复

    料,那么你在看完题后,在全篇材料要注意着重找“问题”,“对策”这两个点,有时候问题也隐藏原因和对策,并做好标记,节约时间。二、一般答出3到5点答案比较正常,根据找到的

    1
  • 访客 2022-07-04 06:00:03 回复

    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时政常识如,2019年度国考考查比重偏大,共涉及到四道题目,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地理常识近年国考考情知,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如,2019年度国考的

    2
  • 访客 2022-07-04 00:43:27 回复

    准备篇1.多做真题我们大部分人都对申论不够重视,对申论的复习套路是,看题目,马上看答案。自己真正卡着时间,做一套完整的真题的,几乎没有。这也导致真正考试,申论2个半小时,紧张到答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