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姓王的历史简介
- 2、XS码是多大?
- 3、四分五裂是什么意思?
- 4、宁波和烟台 哪个风大
姓王的历史简介
主要源自姬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王姓由来:
1、源出姬姓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
2、源出子姓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出妫姓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5、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 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
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王姓历史名人: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王昭君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嫱,后世称为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3、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姓
XS码是多大?
xs尺码比s码小。
一般的尺码的大小由小到大分别是:
1、XS=男女身高155/160;
2、S=男女身高160/165,男衬衫领围39;
3、M=男女身高165/170,男衬衫领围40;
4、L=男女身高170/175,男衬衫领围41;
5、XL=男女身高175/180,男衬衫领围43;
6、XXL=男女身高180/185,男衬衫领围44。
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成年男女的服装尺码都是用号型制来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们所看见的诸如S、M、L(通常用在休闲服饰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裤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标注方法都是不规范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很多品牌还是会在号型制之外再辅以大家都以习惯的标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装号型包括“号”、“型”、“体型”三部分。其中,“号”表示人体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为一档);“型”表示人体的净胸围(上装,一般以4cm为一档)或净腰围(下装,一般以4cm为一档);“体型”表示人体净胸围与净腰围的差值。
2、体型分类代号为Y、A、B、C,Y体型为宽肩细腰型(偏瘦或肌肉特发达型),A体型为一般正常体型,B体型腹部略突出(偏胖体型),C体型为肥胖体。
四分五裂是什么意思?
四分五裂的故事
战国时期,七国争霸,秦、魏、赵、韩、齐、楚、燕七国中,秦最强大。政治家们审时度势,面对强国弱国纷争不休的状况,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派以苏秦为领袖,认为弱国应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称为“合纵”。一派以秦国的张仪为领袖,认为弱国中的某几国应跟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各国为自己的利益,纷纷派出说客,游说列国。当时,秦国的政客张仪游说到了魏国,劝魏王与秦国和好。他对魏王说:“魏国的地理条件不好,处于郑、陈、楚、韩、赵、齐的中间,打起仗来又无法固守,这是致命的弱点。如果联合南方的楚国而不与齐国联合,齐国就会从魏国的东面打来;如果联合齐国而不联合赵国。赵国就会在北面挑衅闹事;如果不和韩国和好,韩国的军队便要从西面进攻;如果不亲近楚国,楚国则从南面进攻。这样,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战祸,岂能有安全之保障?这就是所说的四分五裂的道理阿!”。魏王听了张仪的话;未免开始焦虑起来。张仪又做出十分忧虑的样子,说:“我真为大王担心啊!要是秦国和韩国联合起来,一旦攻打魏国,魏国的灭亡就是片刻之间的事了。”张仪巧言善辩,说得魏王担心起来,产生了忧虑。“那有什么办法呢?”魏王问道。张仅见魏玉动了心,便进一步规劝魏王,说:“为大王着想,依我之见,还是联合秦国为好。秦国强大,联合了秦国,楚、韩两国就不敢来侵犯,魏国就没有灭亡的忧虑了。”在张仪的威胁利诱下,魏王依附了秦国。
出处《战国策,魏策》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子韩,则韩攻要西;不亲子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释义“裂”,分开。割裂成很多块。形容很分散,极不完整。也形容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支离破碎、分散不团结、不统一的状况。
宁波和烟台 哪个风大
两个都是靠海的城市,但宁波城区其实离海还有不少距离。应该来说,相比较还是宁波的风大。何况宁波每年还有台风。
因为宁波地处宁绍平原,纬度适中,温和湿润,冬夏季风交替明显,但由于所处纬度常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加之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各地天气多变。
烟台属温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少数几个北面临海的城市(其他有海口\台湾基隆,还有烟台下属的蓬莱),因而在夏季天气更加干爽凉快,冬季空气更加温润。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要是秦国和韩国联合起来,一旦攻打魏国,魏国的灭亡就是片刻之间的事了。”张仪巧言善辩,说得魏王担心起来,产生了忧虑。“那有什么办法呢?”魏王问道。张仅见魏玉动了心,便进一步规劝魏王,说:“为大王着想,依我之见,还是联合秦国为好。秦国强大,联合了秦国,楚、韩两国就不
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
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