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地震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头晕?
地震时产生超低频声波(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器官能感受得到。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内,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就会出现头晕等反常感觉。同时,地震时耳朵内部的耳蜗中位觉感受器感受到了你的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震时或地震后人会头晕,晕车原理也是这样。恶心,呕吐,都是地震的正常反应。
地震时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晕分两种,一种是晕时周围东西转动或摇晃,另一种是晕的时候周围东西不转动。这两种晕视人而定。
地震时,刚好符合周围东西摇动和人本身摇动,加之地震时突如起来的险象会造成人的精神紧张,所以人会有晕感也很正常。就像坐箱式电梯,在电梯起动和停止的时候,会有些晕感一样,地震的时候,先是上下震动,接着是左左震动,所以,上下震的时候,人就像坐电梯一样,因为超重和失重,可以影响体内的脑供血,脑供血不足,自然就晕了。综合以上多种因素,所以地震时头晕。
地震时,人为什么会头晕啊?
一,地震时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和次声波,电磁波扰乱我们的生物磁场使神经中枢的电信号传递产生错乱,而次声波则可以刺激我们的神经细胞甚至对他们造成损害,使我们的大脑内部电信号紊乱,产生晕眩感。
二,地震时,由于大地的剧烈震动,会使脑部出现供血不足,而产生晕眩感。
三,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定位是需要静止参考系的,一旦我们的大脑不能从周围的事物中找到这样的参考系,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晕弦感,而地震时周围物体都在震动,我们的大脑不能从周围的事物中找到这样的参考系,因而产生晕弦感。
为什么人地震时会头晕?
地面强烈晃动使身体失去平衡和地震产生的次生波会让人在地震时发生头晕。
很多经历过地震的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就是在地震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头晕的厉害,同时还会伴有恶心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一、身体失去平衡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并且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波能够穿透地球内部,到达地面时,会让人感觉到不同程度的颠动摇晃。
而人的平衡感主要由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负责,当地震引起地面、建筑物晃动时,人的前庭器官会受到刺激,并通过前庭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电信号。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反应,使人感知到身体的位置变化,同时控制躯干、四肢做出调整性动作,以维持平衡。
当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人不会有不良反应,而一旦超出这个限度,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结果人就会产生眩晕感,并伴随以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症状。地震时产生的头晕与晕车、晕船、晕飞机是同一个原因。
二、强大的次声波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就已经接触过次生波,都知道高频的次声波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和热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地震中的次声波应该是来自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所发生的震动。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长,容易与建筑物、人体等产生共振,还能轻易绕过障碍物,可谓是无孔不入。
地震时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器官能感受得到。次声波很容易引起人体脏器发生共振,这是因为人体的内脏器官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这种频率也小于20赫兹,其中头部为8-12赫兹,腹部内脏为4-6赫兹,当次声波的频率与某种内脏器官的震动频率一致或接近,并且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该内脏器官的共振。
在地震中次声波如果引起头部共振,会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一定影响:轻者感觉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
至于对次声波的敏感程度,也是因人而异,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其实在地震中对于次声波的反应程度要属身边的小动物最为敏感,人类把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把高于2万赫兹的声波叫超声波。
狗的听力在15~320000赫兹之间,因此是既能够听到部分次声波,又能够听到频率很高的超声波。还有动物也能够听到次声波,如大象、鳄鱼、水母、鲸鱼、老虎、老鼠、狗等。
所以说在地震发生时,如果家里的狗狗狂吠,那你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那极有可能是要发生一些灾难。
综上所述,因为晃动和次生波原因人在地震时会出现头晕的现象,是正常的反应。但是不得不说,有的人在地震后还会继续头晕。
有人研究,2011日本东海大地震之后,出现头晕的患病率高达58~74%。日本学者把这种地震后发生的头晕称为“地震后眩晕综合症“。在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留下头晕后遗症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调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在震中附近受影响的人群中出现头晕患者的比例,约占58.1%。
为什么地震已经停止了,可是人却仍然会有眩晕的感觉呢?这是因为高级别的地震发生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晃动、建筑物的倒塌、人员的伤亡以及悲伤的消息,都会变成一种应激事件,影响人的本体感觉部分和前庭功能,这些异常的感觉环路如果不能迅速消退,就会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焦虑不安、悲伤、抑郁、哭泣等症状。
这种发生于应激事件之后情感反应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地震后头晕综合征就可以归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类疾病范畴。类似这种震后发生了头晕等症状,可以到眩晕门诊或心理门诊就诊。通过心理治疗、前庭功能康复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来使自己康复。
所以,无论是地震中还是地震后只要持续的发生头晕等症状,在灾后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恢复正常的状态和身体健康。
地震时为什么会感到头晕
晃动时,人的前庭器官会受到刺激,控制躯干,维持平衡。刺激强度太大,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会导致中枢神经异常,使人产生眩晕感。
头晕主要是“晃”出来的。人的平衡感主要由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负责,当地震引起地面、建筑物晃动时,人的前庭器官会受到刺激,并通过前庭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电信号。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反应,使人感知到身体的位置变化,同时控制躯干、四肢做出调整性动作,以维持平衡。
当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人不会有不良反应,而一旦超出这个限度,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结果就会使人产生眩晕感,并伴随以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症状。
这个限度被称为致晕阈值,致晕阈值的个体差异很大,受遗传因素制约。
致晕阈值同时还受到视觉空间、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温度、通风状况、噪声、空气异味)
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致晕阈值是不同的。
由地面、建筑物的晃动“晃”出来的头晕与晕车、晕船、晕飞机是同一个晕法,原因相同。
除了晃动,次声波也会导致头晕,那就是地震产生的。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范围大致为10-5至20赫兹。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地震中的次声波应该是来自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所发生的震动。
由于频率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此它可以传播很远。比如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所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同时次声波的穿透性很强,能很容易穿透建筑物、船只等障碍物。
同样由于频率低,次声波很容易引起人体脏器发生共振。这是因为人体的内脏器官有其固有的振动频率,这种频率也小于20赫兹,其中头部为8—12赫兹,腹部内脏为4—6赫兹,当次声波的频率与某种内脏器官的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就会引发该内脏器官的共振,而这样的共振会导致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的出现。
于是头晕的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这样:在这次地震发生时,除了地震波外,还产生了强功率的次声波,其以与声波相同的速度四散传播,很快到达千里之外的地区,并穿透各种建筑物,接着穿透在里面的人,在穿透人体时,引发了体内脏器的共振,人们因此产生了头晕、恶心、心慌等不适反应。
不过这种不适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次声波和晃动过去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心理上所受的影响,身体虚弱或心理抗逆力较差者可能会由于心理因素而有长期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心态,舒缓情绪,必要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地震发生后,一些心理辅导、治疗机构已经开始组织、参与前线的抢险救助工作。他们和赶赴当地的救援人员、医疗、防疫人员一起,为那些被地震灾害伤害的人们提供帮助。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受到刺激,并通过前庭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电信号。中枢神经系统随之反应,使人感知到身体的位置变化,同时控制躯干、四肢做出调整性动作,以维持平衡。当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时,人不会有不良反应,而一旦超出这个限度,过于兴奋的前庭系统
产生次声波,地震中的次声波应该是来自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所发生的震动。由于频率低,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此它可以传播很远。比如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
呢?其实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一、身体失去平衡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并且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
11日本东海大地震之后,出现头晕的患病率高达58~74%。日本学者把这种地震后发生的头晕称为“地震后眩晕综合症“。在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留下头晕后遗症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调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在震中附近受影响的人群中出现头晕患者的比例,约占58.1%。为什么地震已经停止了,可是人却仍
安,导致头昏恶心;严重时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休克昏厥,丧失思维能力。至于对次声波的敏感程度,也是因人而异,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其实在地震中对于次声波的反应程度要属身边的小动物最为敏感,人类把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