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中国地震带清晰分布图 中国有哪些地震带
- 2、日本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地震?有多大概率?
- 3、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为何地震挑选的位置总是陡峭地区?
- 4、预测日本南海海湾大地震所涉及哪几个県市主要
- 5、日本专家称有超级地震,是真的吗?
- 6、南海海沟大地震中国最远哪里会受到影响
中国地震带清晰分布图 中国有哪些地震带
从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地震带和山脉走势密切相关,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的,地震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自然现象,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
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裂的边上。
中国四大地震带
李四光说的中国四大地震带: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中国地震带可划分为:一: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二、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带;三、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四、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五、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带;六、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带。
中国四大地震带区域分别是: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和南北地震带。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中国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一、青藏高原地震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二、华北地震区
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
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⑴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⑶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三、东南沿海地震带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较低。
四、南北地震带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
其他震区
“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中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由于新疆地震区地震经常发生人烟稀少或者无人居住的区域,尽管强烈地震较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中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另外,“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地震专家强调:“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两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日本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发生大地震?有多大概率?
日本是一个地震之国估计大家都知道,据日本气象厅统计,2019年就发生日本“标准震度”为1以上的地震1539次,平均每天为4.2次,假如你生活在日本的话,你可能在马桶上经历过地震,也可能在客厅里经历地震,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在床上经历,毕竟我们人有1/3的时间是呆在床上度过的!
日本自2011年3月11日的311大地震后,还经历过小笠原群岛近海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和2018年北海道地震三次地震,当然规模无法还311地震相比,对于日本国民来说地震已是家常便饭,但大家依然非常担心,像311这种大地震未来什么时候会发生?
日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地震?
整个日本列岛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日本有那么多地震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地震带是怎么形成,为什么会有一个环太平洋地震带?可能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上图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红色的曲线沿着南美、北美,阿留申群岛以及勘察加半岛和紧贴着日本列岛穿过,形成一个马蹄形的环形环太平洋地震带,比较有意思的是它和另一个大洋中脊的地图遥相呼应。
全球大洋中脊以及运动方向
上图是全球大洋中脊和板块运动方向趋势图,大洋中脊是地幔层的热对流形成在地幔层顶扩张形成新的地壳的区域,它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高温,形成的上升岩浆运动叫做地幔热柱,就像挤牙膏一样将岩浆挤出地壳冷却后形成地壳,因为不断新增的地壳,所以会导致中脊两侧的地壳不断扩张!
地幔对流示意图
这些新产生的地壳随着扩张运动将会挤压形成海底的扩张运动,但它们不会无限扩张,会在板块的边缘重新回到地幔成,形成一个地幔对流环,因此这个洋中脊和板块的交界处成为俯冲带,马里亚纳海沟就是太平洋板块冲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带,它的北侧就是日本海沟,紧贴着日本列岛。
日本海沟俯冲带示意图
俯冲带的上下方的板块,挤压、扭曲、变形到最后断裂,伴随着地震和火山多发,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一壶烧开的水,蒸汽总是沿着缝隙冒出来,日本就在地球这个大火炉出气缝的边缘,你不倒霉谁倒霉呢?
日本的断裂带和历史地震?
日本列岛所在区域是一个三角地带,几大板块相互角力的区域,请看如下地图:
三大板块角力区域
除了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外,日本还是欧洲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接处,这三者形成了中央构造线的断裂带几乎穿越整个日本,绵延1000公里以上,还有北美和欧亚板块较劲的中央地沟带,这是横断日本本州中部的断层地沟带,西缘为丝鱼川—静冈构造线,北至新澙县,南至爱知县的滨松,全长250公里,大致南北向,呈S形横断整个日本。
日本中央构造线
这条构造线在卫星地图上都隐约可见,中部那个S型就是断层地沟带,日本历史上的大地震几乎就沿着两个区域或者附近,或者日本近海的俯冲带区域发生的。
明治5(1872)年到1995年发生的地震分布图(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网站)
1996年至今发生额地震分布图(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网站)
上上图中可以看到日本大部分地震都分布在中央构造线和中央地沟带附近,不过日本由于国土狭长,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几乎所有的地震都在这个断裂带附近。其中几次比较大的地震是:
日本历史上的大地震统计
以上只统计了日本明治5年(1872年)以来的死亡3000人以上的大地震,其中万人以上的已经黑体字标出,下面就几个典型案例做个简单说明:
明治三陆地震
1896年6月15日的明治三陆地震 发生在岩手县,它远离中央构造线和中央地沟带,但震中是震中在岩手县上闭伊郡釜石町(现在的釜石市)东方200千米处,此处刚好在位于太平洋中的日本海沟测西侧,因此引发了海啸,它属于典型的低角逆断层型的海沟型地震。
造成死亡的主要是海啸,在地震35分钟后前后两波海啸抵达,和高潮位以及岩手县大船渡市的绫里湾的地形配合,形成了38米高的海啸,是本州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次海啸,造成了9000间房屋被破坏,2.19万人死亡。另外海啸也到达夏威夷的少许损失,并且到达了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
阪神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关西地方的大地震,因受灾范围以兵库县的神户市、淡路岛等区域,震级为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7.2级,属于上下震动型的的断层型地震,震中为淡路岛北部的明石海峡海域,震源深度16千米,遇难人数为6434人。
311东日本大地震
311地震也是日本海沟型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太平洋的近海地震,对日本列岛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海啸(被淹身亡超过90%),距离震中最近的福岛、岩手、宫城等县,这3县的沿海地区遭到巨大的海啸冲击,遇难接近2万人,并且直接导致了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差点引发全球核污染危机,当然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到现在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311大地震的震中与影响区域烈度与各地海啸影响。
一条海沟,一条断裂带以及一条地沟带,基本主导了日本大大小小的各种地震。
日本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日本地震频率发证极其频繁,大地震间隔时间比较短,而且日本列岛不是处在断裂带上就是处于俯冲型海沟附近,所以日本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的,2016年4月14日的熊本地震遇难49人,算不上大地震,但在熊本地震之后京都大学地震学名誉教授川崎一朗亦表示,熊本地震不能按孤立型地震处理,地震发生后断层向东移动,中央构造线上断层会跟着移动,会造成大分县别府的万年山断层带连动,如果中央构造断层带某处断裂的话,可能引发南海海沟大地震。
熊本地震带附近断裂带分布(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
熊本地震中心附近的别府-万年山断层带、布田川断层带以及日奈久断层带示意图,据说日本气象局资料显示,熊本地震的原因主要是布田川断层带的活动所致。
熊本地震附近的断层带历史上的活动(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
从1894年以来熊本地震中心附近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过8次,发生时间非常有特别,一次短时间内的地震群后释放能量后,接着是长期的沉寂,然后又是一连串的地震,上次1975年后连续三次地震已经能够释放掉了大量能量,接着2016年3次地震地震,其中7.3级的地震是其中震级最高的一次。
熊本地震震中位置
熊本地震的震中位于中央构造线的西南端,日本地震专家预测,熊本地震将会导致中央构造线的中部引发一系列的地震,如下为2016年的构造线两侧地震发生概率!
日本专家预计熊本地震可能在未来引发南海海沟(红线)大地震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事务局在2019年1月的地震预测修订版中公布了最新的日本大地震预测概要,其中包括海沟型地震和断层型地震,下图为地震可能的高发区域。
2019年1月修订的长期地震预测地图(资料来自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事务局)
地震烈度分析预测(资料来自日本地震调査研究推进本部事务局)
各位可以看到未来30年间的地震预测是非常悲观的,因为6级强和7级的大地震覆盖面积在沿海地区很高,不过本预测没有7级以上的特大地震的预测数据,但根据日本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来看,自阪神大地震和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按理来说会比较低?可能想多了,因为日本整个国家都处在断裂带和板块交界处且在俯冲型海沟附近,三者互相影响的板块形变的累积效应可能在上千公里的断裂带或者板块边缘任何位置发生。
日本南海海沟地震预计30年内发生,为何地震挑选的位置总是陡峭地区?
其实并不是说地震总挑陡峭的地区来发生,而是因为地震喜欢找那些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而日本就正好处于亚欧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那你想其实地球的板块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运动,一旦发生了挤压碰撞的时候就会积蓄能量,那么日本就经常会发生地震。
通过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所发表的声明,我们可以知道日本南海海沟可能会在今后的30年内再一次发生地震,地震的发生几率高达70%~80%,那么我想这个消息对于所有日本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如果在这一个地区再发生大地震的话,其震级可能会达到9.1级,要知道现在我们知道的最大的地震级别也仅仅只有8.9级,这种地震一旦发生,那么必然会引起海啸,以及使得地面坍塌其死者以及失踪人数可能会达到23万人,你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能量爆发,一旦这个地震发生会引起多么大的损失。
想当初在发生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当时这个大地震就引发了海啸,直接使得政府的办公大楼都直接被淹没了,所以说日本政府可能现在已经有了心理阴影,现在已经开始制定计划,怎么样在发生日本南海海沟大地震的时候保全自己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推行向高地转移的计划,因为我们只有向更高的地方转移,那么才有可能在海啸来临的时候不被淹没。
如果按照该地震,可能会波及到的地区来看,在日本太平洋沿岸的139个市村中可能有超过4成的都会受到该地震的影响,所以说现在人们已经非常警惕,开始尽量的往高地进行转移了。
预测日本南海海湾大地震所涉及哪几个県市主要
日本人所谓的南海地震,是指以纪伊半岛的纪伊水道至四国地区的南方为震源的大地震的统称。日本南海海沟从静冈县骏河湾延伸到四国、九州近海。
日本内阁府的地震专家委员会当日举行会议,并发出预测报告称,以日本西(大阪、神户)近海为中心,将会发生9级“大地震”,地震发生的话,海啸最大高度将会达到34米,将淹没10层高楼。
资料显示,上一次的日本南海大地震发生在1946年12月21日,达到里氏8级,引发的海啸最高浪高达到4至6米,高知县附近的农田有15平方公里沉入海底。
而日本大阪政府2013年10月30日曾发布了自己的南海海沟大地震预测。预测称,假如这条南海海沟特大地震达到9级引起海啸的话,大阪的死亡人数最高将达到13.3万人。
目前大阪府正急于修改地区防灾计划,以及避难方法、加固堤坝等。
日本专家称有超级地震,是真的吗?
6月以来,关于地震的消息可以说并不少见,因为出现了几次强震,不过幸运的是这几次强震都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根据中国地震监测网数据显示,如今6月全球总计记录到了3次6级以上的强震,分别为智利北部6.8级地震,斐济群岛以南6.1级地震,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6.7级地震。
在等级上来说这几次地震的强度都不低,所以我们说比较幸运,没有产生海啸或者其他较强的影响。但是5级(包括5级)以上的地震在6月还是记录了不少,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是有11次这个范围的地震。
如果我们去掉3个6级以上的地震,那么5级到5.9级范围内的地震就是8次。算是平均每天全球都有一次5级到5.9级的地震,所以频繁程度短时间来看还是不低,这就是大概的情况。而在说地震的同时,《海外网》也才发布了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是“日本地震频发,专家警惕超级地震:东京或被海啸吞没”。
这个科学报告可以说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难道2020年真的是有点不平凡,不一样?怎么动不动都是可能出现大地震的问题,不好的事情都在今年说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当然对于说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并且是多年来一直在说,并且在发生大地震之后,还可能引发海啸。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来自日本立命馆大学特任教授高桥学认为,在4月的时候,日本日本茨城县、千叶县发生过几次地震了,而这几次地震可能是日本南海海沟出现了“异常”。或是南海海沟地震和首都直下型地震同时发生的‘超级南海地震’前兆,所以大家看到这么强地震可能发生,肯定会出现“紧张”的情况。
同时这位教授还指出,这两种地震整个日本带来的打击是致命性的,一旦发生,至少造成47万余人的死亡。真的有这么强吗?如今确实没有办法给出一个肯定的说法,但是我们都知道地震的发生是属于正常情况的。
根据高桥学指出,其实这个异常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几年了,是从2016年熊本地震开始的,过后2017年、2018年都分别出现了大地震,通过原因分析,都是受菲律宾海板块的压力而产生。所以这位教授认为,什么时候再来一次令和时代的‘南海地震’,一点也不奇怪。
当然我们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明确的说明,地震如今是无法精确预测的,所以教授也是指出可能性的结论,而至于会不会出现日本教授说的情况,没人知道,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么强的大地震,肯定会影响周边地区,所以我们还是不期待地震的发生。
当然如今通过专家的分析情况来看,确实也说明了太平洋西北部的菲律宾海板块自南向北施加压力的影响,同时与欧亚大陆板块被压缩而引发地震的可能性,而如今大多数自然地震都是由于板块运动,或者断层带滑动引起的,是正常的地震发生模式。
同时我们也知道,日本就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区,所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就更大,但是我们还是得再次强调一句,那就是地震无法做到精确预测,能够做到如今大家也完全不必为地震而担忧了。同时很多人说地震鱼,地震云以及生物异常等情况,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系,科学家或者专家也都进行研究过,没有证据显示它们的关系,所以大家不用担心。
每次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想到正常情况就行,例如生物异常,外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产生对它们的不同反应,所以是有点想过了,我们以科学的答案和研究为准就行。而地震无法精确预测。
地震预警倒是不错,地震预警主要是建立在地震发生之后,与地震预测完全不是一个事情,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如今全球都在实施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希望能更大化的减少地震带来的影响,当然第一代之后,第二代预警系统也在实施了,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支持这方面的发展。
南海海沟大地震中国最远哪里会受到影响
影响极其微小,哪里也受不到太大影响。就算发生10级地震,影响也过不到中原。
那个地震是理论推测,实际上不会发生。只是极限位置推算,数学游戏而已。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次;8级以上地震2次。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
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了解中国地震带分布,可以从我国山脉走势找到关联。中国地震带处在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区域,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
测网数据显示,如今6月全球总计记录到了3次6级以上的强震,分别为智利北部6.8级地震,斐济群岛以南6.1级地震,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6.7级地震。在等级上来说这几次地震的强度都不低,所以我们说比较幸运,
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如今全球都在实施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希望能更大化的减少地震带来的影响,当然第一代之后,第二代预警系统也在实施了,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支持这方面的发展。南海海沟大地震中国最远哪里会受到影响影响极其微小,哪里也受不到太大影响。就算发生10级地震,
层顶扩张形成新的地壳的区域,它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高温,形成的上升岩浆运动叫做地幔热柱,就像挤牙膏一样将岩浆挤出地壳冷却后形成地壳,因为不断新增的地壳,所以会导致中脊两侧的地壳不断扩张!地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