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国家会怎么样-中国地震过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6) 黑客业务 121 5

目录介绍: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如何处理死难者的银行存款?贷款呢?

提起汶川大地震,相信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难以掩盖的痛。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弱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导致了无数家庭的破裂,无数百姓因此丧命,也给我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不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快速救援下,我们还是从这场灾难中挺了过来。此外,相信有不少人会有疑问,在这次地震发生后,那么多死难者的银行存款或贷款,是如何处理的呢?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有句话说得好:“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国家在对这些死难者的存款和贷款做安排的时候,也体现了其“有情”的一面。其实,在每一次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时,我们的祖国都会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这些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每个人的需求。如果遇难者的家人还在世,会将其生前的存款转交给其家人进行处理。

在国家健全的银行体制下,死者的存款先是被核对清楚,然后其家属提供相关证明,就可以去银行办理财产转移。若死者没有家属,那他的这笔存款会在银行进行登记后,被划入国库。而这笔钱以后也会被用于灾区的各个方面。尽管他们不幸遇难,但仍旧可以用这种方式,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贷款这个问题却相对比较麻烦。要知道,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当时,直接受灾人口超过了46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为8450亿元人民币。原本就遭受了灾难的灾区人民,贷款的负担更对加重他们的压力。为此,国家将在此次地震中遇难的大多数人的贷款都取消,并且不会被转移到其家属身上。而对那些幸存者,则是给予了最大的宽容,银行对其延后了还款日期,允许他们可以慢慢还款。

而除此之外,国家还为了汶川重建给予了一定了财政支持,在人力、物力等很多方面都出了很大的力量。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余年了,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也逐渐被重建起来,那些死难者也渐渐从伤痛中走了出来,过上了新的生活。小编在此由衷地希望,他们可以越过越好。

日本深夜3次强震后,公路破损,大规模停电,当地大地震后的现况如何?

日本福岛东海岸附近发生里氏7.1级地震。然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水出现轻微泄漏。14日凌晨,日本气象厅将地震发生时间从当地时间13日23时08分修正为23时07分,震级从7.1级修正为7.3级,震源深度从60公里修正为55公里。日本气象厅称,这次地震是2011年3月11日地震的余震。日本气象厅提醒居民,近期可能会发生更强地震,当地居民要注意安全。

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由于日本的筑路材料和铺路技术,地震后道路会从中间开裂。福岛第二核电站冷却水轻微泄漏:强震发生后,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对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进行了检查。根据TEPCO官网发布的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用于储存核燃料的冷却水出现轻微泄漏,但据说辐射量很低,且发生在核电站内部,没有泄漏,对外界没有影响。

茨城核电站目前没有报告任何异常。宫城县长川县和新潟县的核电站没有异常。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率非常高的国家。俗话说,日本有大地震,也有小地震。日本在减震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减振不仅是为了日本房屋减震,也是为了普通道路减少损坏。因此,他们不断尝试和实践,以改善他们的道路的材料配方和铺设方法,使他们也可以避免地震后交通大规模瘫痪。

海啸袭击了本州岛的东海岸。地震和海啸造成1500多人死亡,1500多人失踪。海地区沿岸修建了防波堤,成功减轻了1960年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但2011年地震引发的海啸彻底摧毁了防波堤。日本修路用的材料很特别,和其他国家铺路用的材料不一样。日本道路使用特殊的沥青混合料和特殊的水泥浆来修补基础道路。这两种材料具有特别好的延展性和拉伸型。地震时,路面会根据地震释放的压力,整齐地断裂。所以日本地震后,不像其他国家,地震后整个路面都会断裂,给交通造成很大困难。

地震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提起这个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经济。因为这种影响是最直接,也是可感可触的。有经济学家预计,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会少于2000亿元,而灾区的重建至少也得两三千亿元。由于重建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等物资,势必影响这些产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增加CPI继续上涨压力。不过,由于各级党政机关为了抗震救灾而压缩了公务开支,企业和群众也可能因为救灾捐献而压缩各方面的花费,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需求从而减轻CPI上涨的压力。虽然国家放松了地震灾区银行信贷方面的限制,货币供应量在局部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此次震灾对CPI的影响不大。至于GDP,由于灾害损失在GDP中并不体现,各地支援灾区而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GDP却在快速增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全国的GDP不仅不会因为地震而减少反而可能会增加。当然,在地震发生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四川省乃至全国很多省份都会把抗震救灾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不可避免地影响四川以及全国各地的经济增长。因此,总体上看全国的GDP会受一些影响,但不会影响大的走势。

除了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之外,地震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有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资源能源的蒸发。灾区数以千亿计的经济损失,不仅是对灾区群众财产的一次浩劫,而且也是对国家资源能源的一次浪费。本来,资源能源就是中国发展的“瓶颈”,而地震无疑将加剧这一问题。

地震后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08年发生在我国四川的汶川“5·12”特大地震灾难对灾区人民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对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场可怕的梦魇,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人道灾难。所以说,“5·12”特大地震灾难造成的后果主要是人道灾难。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对灾难事件的及时响应,并举全国之力最大程度地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充分彰显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更加团结的中国人民共同抗击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秩序安定。作为最为重要的一面,社会稳定是灾后重建、取得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另外,中国政府在整个救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闻开放程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因此,中国政府在灾后重建方面与国际社会合作将会非常顺利。

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数据目前正在评估中。受灾地区主要是四川省绵阳地区。风险评估公司AIRWorldwide表示,中国四川省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00亿元左右,将其作为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参考数据。通常,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都是由政府财政全部负担,2007年我国全年财政收入高达5.13万亿元,其中四川省财政收入为1384.7亿元。同时,2007年我国财政超收收入为7239亿元。所以,中国政府有雄厚财政收入的基础,作为不到整个财政收入3%的灾害直接损失并不会撼动中国经济。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并不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绵阳作为受灾严重地区的最大工业城市,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9户,2007年共完成工业产值537.5亿元。所以,地震灾害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虽然四川天然气的储量占到全国的40%,产量占到22%,但是,地震并没有对天然气产地四川东部造成大的影响。

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主要是有色金属行业。锌矿、铅矿和铝矿及其冶炼厂受到了直接影响。2007年,四川省铅精矿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01%;锌精矿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至10%。电解铝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9%。短期内会影响到全国的金属材料价格,但是,地震本质上本没有造成自然资源的损失,只是对企业厂房、电力及交通基础设施破坏。

地震灾害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不可忽视。2007年四川的GDP为10505亿元,占全国GDP的4.2%。其中,旅游总收入为1217.3亿元,约占比重为11.6%。地震灾害对四川第三产业支柱旅游业的冲击是最大的,地震灾区几乎覆盖了四川绝大部分旅游资源,因此将使全国GDP减少约0.48个百分点。

虽然自然灾害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往往都是局部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显著影响绝大多数是短期表现,但是有些短期内的影响会导致产生长期性影响。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来说,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政府往往要提前做财政预算,遇到大灾难的时候还要追加预算,遇到毁灭性灾难的时候,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政府的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意味着会有更多政府公债即将发行。正如人们所预期的,2008年5月16日,财政部发行2008年第七期记账式国债271.5亿元。为满足灾区重建资金需求,2008年5月15日,人民银行决定,对受灾严重的成都、绵阳等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5月20日暂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追加救灾支农再贷款限额15亿元和再贴现限额10亿元。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特点。

次生经济影响主要表现是因灾害产生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讲,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可能有两种渠道引发通货膨胀。第一,由于灾后恢复建设的债务负担累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灾后重建是向社会施加的一种成本,政府必须对此进行巨额的财政支出。因为灾难的深度影响,政府可能负担不起额外的债务累积。政府可能通过中央银行发行更多货币来缓解财政危机,印制过多货币的结果就是加大通胀压力。所以,在应对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问题上,中央银行要保持政策的独立性。第二,受灾地区经济基础遭受损害,因市场紊乱造成通货膨胀,食品、建筑材料、能源价格高企。严重灾害可能会造成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尤其是对基础消费品和粮食价格。政府在短期内要在受灾地区进行适当价格控制。

总的来讲,2008年以来的两次巨大自然灾害的叠加,客观上促使投资需求的增加,通胀压力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目前最急迫的是增加供给。因为自然灾害会使经历灾难的人们心理上产生影响,从而降低他们的生产能力;自然灾害必定减少GDP存量;自然灾害必定减少存货。因此,要适当限制能源、粮食、钢材、建筑材料等经济基础性重要产品的出口,积极开拓进口渠道。鉴于目前我国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驾驭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是对全社会的考验。在大灾面前,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市场价格,否则,企业提高生产力冲动受到制约,供给增加将不得实现。企业也要讲政治,降低利润追求,通过增加产量和销售规模吸收相应要素成本。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市场建设,尤其是股票市场的稳定。

地震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地震的主要能量是由地表的弹性波释放,强大的地表横向和纵向的弹性波会破坏地表的结构以及生活在地表的人类居住环境。

强烈的地震可以造成:(一般情况下大于7级的地震可以成为强烈的证,但是具体情况需要综合考虑震源深浅)

房屋的损坏甚至倒塌(抗震系数越差的房屋影响越大)

人员的伤亡

地表建筑的破坏(道路,桥梁,水坝等等)

地下结构的破坏(水电油气等等)

矿井的坍塌

地震同时会造成底层结构的改变。

例如今年尼泊尔地震后通过InSAR可以观测到有分米级别的地表高度变化

地震有时会伴随其他灾难:

海啸,前两年的日本地震便是如此

岩土的塌方。如果伴随强降雨容易诱发泥石流

诱发火山喷发。2011年冰岛的地震便是诱发了火山的爆发

等等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6 22:33:19 回复

    大灾难的时候还要追加预算,遇到毁灭性灾难的时候,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政府的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意味着会有更多政府公债即将发行。正如人们所预期的,2008年5月16日,财政部

    1
  • 访客 2022-07-17 02:48:55 回复

    料、能源价格高企。严重灾害可能会造成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担忧,尤其是对基础消费品和粮食价格。政府在短期内要在受灾地区进行适当价格控制。 总的来讲,2008年以来的两次

    2
  • 访客 2022-07-16 23:33:10 回复

    稳定是灾后重建、取得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另外,中国政府在整个救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闻开放程度,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因此,中国政府在灾后重建方面与国际社会合作将会非常顺利。 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体数据目前正在评估中。受灾地区主要是四川省绵阳地区。风险评估公司AIRWorldwide表示,中

    3
  • 访客 2022-07-17 05:29:44 回复

    .48个百分点。 虽然自然灾害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往往都是局部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显著影响绝大多数是短期表现,但是有些短期内的影响会导致产生长期性影响。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来说,为了应对

    4
  • 访客 2022-07-16 21:25:30 回复

    ,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99户,2007年共完成工业产值537.5亿元。所以,地震灾害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虽然四川天然气的储量占到全国的40%,产量占到22%,但是,地震并没有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