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地震监测装置欢迎来电-上海电气地震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14) 黑客业务 86 3

目录介绍:

上海地震局是闲职吗

是的。

地震局通常情况下,只有在发生地震之后,工作可能才会比较忙一点,而从通常情况来看,各地发生比较严重地震的情况也比较少,即便真的发生了地震,救灾工作也不是地震局主导,因此,平常的工作任务也很清闲。

上海市地震局在中国地震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着上海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等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各区,县防震减灾的指导工作。

上海现在建筑要求抗多少级地震

抗七级地震

上海建筑抗震能力7度 重要建筑都有预震装置

上海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提前多少时间得到消息?发生地震,我们的抗震能力怎样?据记者了解,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而对于上海的抗震能力,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火恩杰在昨天在上海开幕的第三届大城市防震减灾国际研讨会上这样告诉记者:“90年代以来,上海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都要按7度

设防,确保做到大震不倒,中震不坏。虽然上海的地质及土质都很脆弱,但上海是安全的。”

为什么要按7度,而不是6度、8度或9度设防呢?

还是让我们先弄明白地震裂度与震级的区别吧!据火局长介绍,裂度是指地震波传播到不同地方,对那个地方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而震级则是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有史以来震中发生在上海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在1624年,震级是4.8级,而裂度大约在6度左右,也就是说上海从没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虽说1996年曾经发生过6.2级地震,但那次地震的震中距上海大约有170公里,对上海的影响程度只是4度强。所以,根据历史地震及其他因素,7度设防对上海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当然,如果是按8度、9度或更高的裂度进行设防会更安全,但对于工程建筑来说,每提高1度裂度进行设防,建筑物造价就会提高3-5%。

上海防震措施

杨浦大桥和金茂大厦等十几个重要建筑物上都已安装了强震记录网络,仅金茂就安装了6台。这个网络可以详细记录地震带来的震动,让大家知道楼接点的安全性。上海也计划在十五期间普及更多,通过立法,达到10层以上的建筑都安装上这个网络。

地震记录仪———浦东机场深井群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其他还有50米、100多米及2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未来

华东地区网络拟成形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已建立了首都圈、闽南、自贡等以各大城市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示范区。上海也不甘落后,正在与附近几个省份洽谈,争取在今年建成华东地区网络,有利于上海对华东地区的地震监测。

从活段层向海洋层延伸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海地震局将揭示上海陆地活断层的分布情况,但由于海洋地震的威胁远远大于陆地,因此在地震监测上将由活断层延伸到海洋断层。 李硕君

现在上海的房子都是抗几级地震的?

抗七级地震

上海建筑抗震能力7度 重要建筑都有预震装置

上海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提前多少时间得到消息?发生地震,我们的抗震能力怎样?据记者了解,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而对于上海的抗震能力,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火恩杰在昨天在上海开幕的第三届大城市防震减灾国际研讨会上这样告诉记者:“90年代以来,上海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都要按7度

设防,确保做到大震不倒,中震不坏。虽然上海的地质及土质都很脆弱,但上海是安全的。”

为什么要按7度,而不是6度、8度或9度设防呢?

还是让我们先弄明白地震裂度与震级的区别吧!据火局长介绍,裂度是指地震波传播到不同地方,对那个地方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而震级则是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有史以来震中发生在上海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在1624年,震级是4.8级,而裂度大约在6度左右,也就是说上海从没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虽说1996年曾经发生过6.2级地震,但那次地震的震中距上海大约有170公里,对上海的影响程度只是4度强。所以,根据历史地震及其他因素,7度设防对上海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当然,如果是按8度、9度或更高的裂度进行设防会更安全,但对于工程建筑来说,每提高1度裂度进行设防,建筑物造价就会提高3-5%。

上海防震措施

杨浦大桥和金茂大厦等十几个重要建筑物上都已安装了强震记录网络,仅金茂就安装了6台。这个网络可以详细记录地震带来的震动,让大家知道楼接点的安全性。上海也计划在十五期间普及更多,通过立法,达到10层以上的建筑都安装上这个网络。

地震记录仪———浦东机场深井群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其他还有50米、100多米及2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未来

华东地区网络拟成形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已建立了首都圈、闽南、自贡等以各大城市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示范区。上海也不甘落后,正在与附近几个省份洽谈,争取在今年建成华东地区网络,有利于上海对华东地区的地震监测。

从活段层向海洋层延伸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海地震局将揭示上海陆地活断层的分布情况,但由于海洋地震的威胁远远大于陆地,因此在地震监测上将由活断层延伸到海洋断层。 李硕君

首台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问世,与传统的地震监测器相比有何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以前很多灾难降临时人类只能逆来顺受,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面对很多灾难时已经可以提前预警,而地震检测仪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国汉朝科学家张恒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可以说是张恒的发明推动了地震仪的研究,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认同,认为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的,能探测地震波的主冲方向。

他的成果比欧洲早了1700多年,在地震仪经历了几千年的研究终于在20世纪研究出了核能测试检测系统,现代地震检测仪就很普通,他能够客观的将地面振动记录下来,根据地面振动的曲线来分辨地震的级别,但是传统的地震检测仪都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不能够准确的检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是随着世界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在最近首台智能地震检测仪系统已经问世,根据相关报道说的是国际上的一般需要十秒钟才能够探测出来,然而那个时候地震就已经发生了,但是我国现在发明的这个系统可以在一秒钟内发现并发送地震预警,这样就能够让人们有时间撤离,自然也就不会形成太大的伤亡,你可不要小看这几秒,在很多时候一秒钟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何况还是这么危险的时候,几秒钟就可以挽救成千上万的人的姓名。

而且在最近新发布的地震检测仪不仅仅只有这一项功能,还有很多的功能,设计师也说了,目前很多功能都还在优化中,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的,我想如果在几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一台机器,是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无家可归,失去自己的亲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在未来我们祖国会越来越强大,科技也会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5 03:00:40 回复

    海现在建筑要求抗多少级地震抗七级地震上海建筑抗震能力7度 重要建筑都有预震装置上海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提前多少时间得到消息?发生地震,我们的抗震能力怎样?据记者了解,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

    1
  • 访客 2022-07-15 08:42:13 回复

    一种。我国汉朝科学家张恒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可以说是张恒的发明推动了地震仪的研究,长期以来都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认同,认为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的,能探测地

    2
  • 访客 2022-07-15 09:37:47 回复

    圈、闽南、自贡等以各大城市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示范区。上海也不甘落后,正在与附近几个省份洽谈,争取在今年建成华东地区网络,有利于上海对华东地区的地震监测。 从活段层向海洋层延伸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海地震局将揭示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