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那些容易被我们误解的生活常识,你了解多少
1、身材当然是越高越好
现在人的身高是一代比一代高,这主要是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所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不变,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公害”。身材过于高大,消耗的能量多,会加重心脏负担,抗病能力降低,功能调节变差,寿命也会缩短。很多调查资料证实,高个子没有矮个子寿命长。
2、多晒太阳有好处
太阳中的紫外线能使皮下脂肪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为生理上的这种需要,夏季每 天让脸和手在阳光下暴露10分钟就足够了,冬天在室外散步半小时也就能补足体内维生素D的需要量。过度晒太阳不仅会使皮肤过早衰老和干皱,还会引发白内障 和皮肤癌,损害健康。
3、嘴唇干了用舌头舔
唾液中含有粘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等物质,舔唇时如同给嘴唇抹上一层浆糊,风一吹,水分蒸发,形成干膜而皱缩,干燥感觉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嘴唇越舔越干。正确的方法是用护肤脂或植物油搽嘴唇,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A。
4、梦有碍健康
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并无什么影响。人人都会做梦,从来不做梦的人反而不正常,大脑可能有问题。如果经常做恶梦,那就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5、多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开胃健脾,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能促进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6、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吃完饭后,胃肠蠕动增加,心跳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此时吸烟,人体对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使更多的化学毒物吸入人体内。实验证明,饭后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烟的中毒量还要大!
7、胖孩子身体好
营养不良的孩子很瘦弱,使人可怜。营养充足的孩子白白胖胖,讨人喜欢。物极必反,营养过剩,形成肥胖儿,不仅操作智商下降,视觉、知觉和接受能力会低于正常孩子,容易患弓形腿、平底足,长大成人后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
纤维吸音装饰板
有哪些被误解的生活小常识?
电脑前放盆仙人掌能防辐射是假的。经辐射检验仪检测,仙人掌并不具备防辐射功效。事实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植物有防辐射能力。
容易被误解的常识
“笑纳”并非笑着纳,“呆若木鸡”最初是褒义词……这些容易误读的文学常识,你的孩子都知道吗?老师家长,讲给孩子吧!
“冠冕”并不皆“堂皇”
“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形容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一样。
帽子在古代被称作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含义就是首服的通称。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庶人戴的为缁布冠,由深黑色的布所制。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冕的大致规格如下:上方是木板,木板外包着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内部其实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此致”乃到此结束
大多数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但“此致”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和后面的“敬礼”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所以,从惯例上讲,信件的结尾,“此致”和“敬礼”都必须单独成行。
“笑纳”并非笑着纳
“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曾经,某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笑纳”一词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如把“笑纳”改为“笑迎”,才是正确的。
“蓬荜生辉”是谦辞
一位朋友刚把新房装修好,就叫上几位朋友去参观。参观时,其中一位看得很认真,边看边问装修的材料,并用羡慕的语气说:“你们家用的材料真不错,设计得很合理,装修后真是蓬荜生辉啊!”他刚说完,大家就在旁边笑,弄得他很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问原因。
“蓬荜生辉”是个谦辞,表示的是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其中,“蓬”是“蓬草”;“荜”通“筚”,即用荆条、竹子等编制成的篱笆等物。“蓬荜”连用,是“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现在多用于对他人来访或题赠诗人字画等表示感谢的意思。所以,这个词只能出于自己之口,不能出自他人之口,否则就有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上文中那位朋友,就是错在这里了。
“先喝为敬”有渊源
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喝为敬”。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喝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
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
这样的礼俗慢慢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喝为敬”。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先喝为敬”有渊源在社交场合尤其是晚宴、午宴之时,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社交辞令就是“先喝为敬”。有些人也许以为这是现代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先喝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