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我国建成第一个自建地震台位于哪里
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是中国自建的第一个地震台,位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秀峰寺南边内。
鹫峰地震台于1930年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主持下建成,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停止观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
鹫峰地震台不仅是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地震台,也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地震台之一,开创了中国地震研究的新纪元,也见证了中国地震研究史。
扩展资料
历史:
1920年12月16日晚,甘肃省海源(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生8.5级特大地震,23.4万多人死于地震。地震发生后,翁文灏与王烈、谢家荣等人随即前往震区实地考察。之后翁文灏系统进行地震地质学研究,第一次试图划分中国的各地震区。
翁文灏深感地震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建立地震观测台,用现代科学仪器来监视、观测、研究地震,才能对地震进行深入研究。1928年,已是中国地质学会会长的翁文灏着手筹建中国地震观测台。当时,翁文灏领导的地质调查所人员紧张,经费严重短缺。
1927年,律师林行规购买了鹫峰山下秀峰寺周围地产,并对年久失修的秀峰寺进行了整修。1928年,林行规得知同乡、时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欲创建中国地震观测台,便捐赠秀峰寺南坡地作为建设地点。
1930年春,鹫峰地震台建成,“鹫峰地震研究室”的牌子在此挂出。1930年,李善邦在吴有训的指导下,安装了从德国进口的维歇尔特小型机械记录地震仪一套,1930年9月20日13时2分2秒,鹫峰地震台第一次接收到地震记录,这是发生在土耳其的一次地震。
鹫峰地震台从1930年9月20日开始记录,到1937年8月为止,共记录2472次地震,未曾间断,每月都能观测记录到10次左右的地震。
宁夏在什么时候发生过地震
一、180年秋(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甘肃高台西(39.4°N,99.5°E)M71/2(震中烈度Ⅹ)"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地,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后汉书·五行志》)
二、734年3月23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肃天水附近(34.6°N,105.6°E)M≥7(震中烈度≥Ⅸ)"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千)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旧唐书》卷8《玄宗纪》)"时天水地震,陵迁于谷,城夏于隍。公谋去故绛,制造新邑。"(《山右石刻丛编》卷七《大唐故宣威将军守右武卫中郎将陇西董君墓志铭》)
三、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肃兰州一带(36.1°N,103.7°E)M7(震中烈度Ⅸ)地震"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陷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宋书》卷67《五行志》)
四、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丁丑)甘肃会宁东南(35.6°N,105.3°E)M7"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踪者。"(《元史》卷51《五行志》》)
五、1709年10月14日(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宁夏中卫(37.4°N,105.3°E)M71/2(震中烈度Ⅸ-Ⅹ)"九月十二日辰时固原,宁夏等处地震伤人,中卫尤甚。河南各堡平地水溢鱼游,推出大石有合抱者,井水激射高出数尺,压死男妇二千余口。是日震动无常,人率露栖,年余始定。"(宣统《甘肃新通志》卷2)
六、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肃通渭南(35.0°N,105.3°E)M71/2(震中烈度Ⅹ)"夏五月廿一日地大震,山崩。城北笔架山(县北里许)一峰崩覆没。城内东北隅平地裂陷,黄沙、黑水涌出,南乡尤甚,土山多崩。城乡压杀老幼男女共四万有奇。"(乾隆《通渭县志》卷1)
七、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宁夏平罗银川间(38.8°N,106.5°E)M8(震中烈度Ⅹ+) "宁夏府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戍时陡然地震,竟如簸箕上下两簸。瞬息之间,阖城庙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无存。男妇人口奔跑不及,被压大半。……城垣四面塌摞,仅存基址。其满城房屋,亦同时一齐俱倒,官兵被压死者一千数百名。且平地裂成大缝,长数十丈不等,宽或数寸或一二尺不等。地中黑水带沙上涌,亦有陷入而死者。城垣亦俱塌摞,且城根低陷尺许。……每昼夜震动三五次。其宁城北面一百六十余里至宝丰县,西南四十余里至平羌堡,南面、东面俱二、三十里之村庄,其被震程度与宁城相类。此外受伤稍轻。查平罗、新渠、宝丰三县,洪广一营,平羌一堡,阖城房屋亦倒塌无存。而平罗、新渠、宝丰等处,平地裂缝,涌出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民人被压而死者已多,尤被溺、被冻而死者,亦复不少,城垣亦大半倒塌。"(川陕总督查郎阿奏摺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八、1561年8月4日(明嘉靖四十年六月壬申)宁夏中卫东(37.5°N,106.2°E)M71/4(震中烈度Ⅸ-Ⅹ)"壬申,山西太原,大同等府,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等处各地震有声,宁、固尤甚,城垣、墩台、房屋皆摇塌。地裂涌出黑黄沙水,压死军人无算,坏广武、红寺等城、兰州、庄浪天鼓鸣。"(《嘉靖实录》卷498)
九、1609年7月12日(明万历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肃酒泉红崖堡(39.2°N,99.0°E)M71/4(震中烈度Ⅹ)"辛酉,甘肃地震,红崖、清水等堡军民压死者八百四十余人,边墩摇损凡八百七十里。东关地裂,南山一带崩,讨来等河绝流数日。"(《万历实录》卷459)
十、1622年10月25日(明天启二年九月甲寅)宁夏固原北(36.5°N,106.3°E)M7(震中烈度Ⅸ-Ⅹ)"陕西固原州星陨如雨。平凉、隆德等县,镇戎、平虏等所,马刚、双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余丈,房屋震塌一万一千八百余间,牲畜塌死一万六千余只,男妇塌死一万二千余名口。"(《天启实录》卷26)
十一、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丙寅)甘肃天水南(34.3°N,105.5°E)M8(震中烈度Ⅺ)"丙寅,陕西西安、延安、平凉、庆阳、巩昌、汉中府属地震,倾倒城垣、楼垛、堤坝、庐舍,压死兵民三万一千余人及牛马牲畜无算。"(《清世祖实录》卷84) 1642-1654年(明崇祯十年至永乐八年,藏历第十一绕回阴水马年至阳水马年)西藏洛隆西北(30.8°N,95.6°E)M≥7(震中烈度≥Ⅸ)
十二、1920年海原地震
我们中国有地震最大的 是那1此
目前,世界上记录到大地震为8.9级。从古至今,我国共有3次地震被认为达到8.5级,除海原地震外,还有1688年山东郯城地震和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但海原地震是我国唯一震中烈度定为12度的地震。所以海原地震被定义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震中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海原县的西安州、大沟门至干盐池之间的石卡关沟、哨马营一带。震级8.5级,震中位于北纬36.7,东经105.7度,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极震区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远、景泰等县,呈条带状,北西向展开。面积2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波及南下、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25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的1/4强。据不完全统计(1922年八、九期《地学杂志》),共死亡234117人,其中海原县死亡73027人占全县人口的59%,占总死亡人数的31.2%,固原死亡39068人;通渭死亡人数18208;人静宁死亡人数15213人,伤及不计其数,是世界上除了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外最多的一次,是中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大地震。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0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很长。由于海原地震释放的能量特别的大,而且强烈的震动的持续了十几分钟,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原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的资料表明这次地震共死亡人数。这一次强烈地震给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灾情惨重。由于地震发生在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的六盘山山区,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北洋军阀对巨大的地震灾难无力救助。当时逢冬令,天寒地冻,灾民又继续死于冻伤、饥饿、瘟疫之中。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一文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强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这就是当时海原大地震灾区惨况的真实写照。
民国《重修隆德县志》辑录的震前的“震兆六端”,在地震学界具有很大影响,流传甚广。“震兆六端”即:“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二、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使必地震。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此为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使必地震。四、夜半 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使必地震。五、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使必地震。六、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使必地震。”据说在海原大震前,有许多征兆在昭示这一次灾难的降临。那一年也是持续大旱,气温异常且居高不下,天气或骤降雨雪,或土雾弥涌日月昏暗,或黑或黄大风扬沙肆暴,鸡犬不宁,无故乱啼凄叫,牛、马、羊、猪等家畜惊慌不安,飞禽惊鸣掠空而过,地下水位或升或降,西北天空光球滚动,山谷空响,地下炸雷隆隆。
1920年海原大地震发生后的次年,当时的内务、教育、农商三个部曾派翁文灏、谢家荣等六委员赴灾区调查。他们于1921年4月15离开北京,经呼和浩特、银川到达兰州,尔后进入震区,经会宁、静宁赴固原经平凉、天水返回兰州。这次调查历时四个月,他们除了解了灾情,还特别着重了科学考察。翁文灏等六人的调查的资料是十分可贵。尽管当时交通不便,他们考察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对震区内的大多数地方末能实地考察,但是他们所到得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翁文灏一行的这次调查堪称是我国地震史上第一次对大地震所做的详细的科学调查。与此同时,国际饥饿救济协会的j�6�1w�6�1霍尔(j�6�1W�6�1Hall)、U�6�1克劳斯(U�6�1Clormik)、E�6�1麦克考尔密克(E�6�1Mcormik)等,也曾到达震区调查结果发表在1922年美国地理杂志上,题目是《在山走动的地方》。在这篇报道中列举了大量有关灾情的实际资料,特别是对地震滑坡作了很生动的描述,并附有珍贵的震害的照片。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派郭增建等六同志组成地震考察队对海原大地震进行实地考察,这是继翁文灏等人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较大的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取得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编写出版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一书。1979年,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局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队在银川召开了“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共同对这次地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80年代后,国家地质所和宁夏地震局的专家历时4年,完成并出版了《海原断裂带》这一科技著作。
海原大地震为中国近代史的几个第一。地震时旧中国没有一台现代地震仪和地震台,震后谁也弄不清震中在那里。直到一个月后才将震中圈定在海原。地震后,北洋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立即建立自己地震台。并与1921年派员赴法国学习,1923年开始筹建,历经7年,直到1930年终于在北平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台,拉开了中国地震观测工作的序幕。中央地质调查所的著名地质科学家提交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张震区烈度等线图;他还首次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划分了地震危险带。1922年,世界万国地质大会在比利时是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在世界讲台上宣读了关于海原大地震和中国地震活动构造带内容的论文,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重视个极大的兴趣。大震前的序列特点,据《固原县志》记载:海原大震前的1913年4月24日、25日、27日29日,1914年1月14日、18日有七次地震,次后再没有地震记载。相隔六年后才有民国九年(1920年)的地震。这些资料说明海原大地震前很不发育。根据研究推测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地震发生。
宁夏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几几年?
1920年12月,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这次大地震不但在中国史上罕见,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当时,世界上的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称为“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28万人罹难,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本次地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于1930年,由著名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
补充知识:
秀峰寺南侧便是鹫峰地震台,这是中国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原名“地质调查所鹫峰地震研究室”。一九二九年,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在翁文灏先生主持下,聘请李善邦先生利用林行规律师捐赠的鹫峰秀峰寺别墅山坡地开始筹建,于一九三零年建成,装备小型维歇尔机式地震仪投入使用,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十三时零二分零二秒记录到第一个地震。一九三二年增设了那时世界上最佳的电磁式伽利津一卫利浦地震仪,并编辑出版《鹫峰地震专刊》,与国外五十多个地震研究机构交流,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地震台站之一。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鹫峰地震台被迫中断了观测,在七年的观测中,共记录到二千四百七十二次地震,开创了中国地震观测研究的新纪元。鹫峰地震台的建立是老一辈地震学家对我国地震事业的杰出贡献。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度Ⅸ)地震"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陷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宋书》卷67《五行志》) 四、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丁丑)甘肃会宁东南(35.6°N,105.3°E)M7"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
在地震学界具有很大影响,流传甚广。“震兆六端”即:“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二、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使必地震。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
的,位置在北京鹫峰。 ------------------------- 补充知识: 秀峰寺南侧便是鹫峰地震台,这是中国自建的第一座地震台,原名“地质调查所鹫峰地震研究室”。一九二九年,民国中央政府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在翁文灏先生主持下,聘请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