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当年日本地震核辐射泄露,中国抢盐风波的原因是什么?是有人造谣盐可以防辐射还是核泄露导致盐不能吃,以
- 2、抢盐事件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 3、日本核污入海引发韩国抢盐潮,核污染和盐有什么关系呢?
- 4、2011年是为什么要抢盐?
- 5、曾经发生全国发生抢盐事件在哪年?那个季节?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象征性故事?
当年日本地震核辐射泄露,中国抢盐风波的原因是什么?是有人造谣盐可以防辐射还是核泄露导致盐不能吃,以
2011年3月11日,日本9.0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核辐射开始向外辐射。由于担心日本核泄漏污染海水、影响身体健康,16日开始,中国多地陆续爆发食盐恐慌性抢购,17日,江苏、山西、浙江、广东、北京、四川、安徽等多个地区食盐被抢购,许多地方盐价暴涨15倍,由原来的1元一袋变成15元一袋,多地食盐脱销
抢盐事件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抢盐事件是由于日本核泄漏引起的。2011年3月份,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食盐的“盛况”,抢购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核辐射污染海盐,二、吃盐可以防辐射。
抢盐事件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不过,于此同时我国卫生部就辟了谣,表示吃盐并不可以防辐射,而且我国食盐中海盐的占比不超过20%,不会影响广大民众的食盐需求。
实际上,类似“抢盐”这样的事件,我国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在2003年的时候也出现过抢板蓝根、84消毒液、口罩等。
核泄漏,又称核熔毁,其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然远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都小,但是却能造成几乎相同程度的生物伤亡。
日本核污入海引发韩国抢盐潮,核污染和盐有什么关系呢?
日本决定将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放入海后,相关影响仍在不断发酵。韩国近期甚至引发了海盐的抢购风波。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的一家知名的传统市场,海盐已经热卖到脱销。罕见的盐价翻倍使泡菜生产商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日本已经正式决定将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放入大海,这一决定虽然遭到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口伐笔诛,但日本仍旧一意孤行,不肯撤销方案,而核污染水一旦排入海中,势必会对海洋生态和海产品产生不可逆的恶劣影响。近日,韩国就引发了海盐抢购风波,民众担心核污染水排放后没有“干净”的海盐可以吃了,开始了囤盐的行为。
我国在2011年日本特大地震引发核危机时,国内几乎所有省市都出现了民众抢购食盐的现象,食盐抢购导致食盐价格疯狂上涨,而今隔了十年同样的现象发生在韩国。自从日本决定将和污染水排入海,韩国的海盐销量便随之激增,韩国是一个海盐消费大国,加上家家户户都有腌制泡菜的习惯,海盐在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很多韩国民众担心,韩国近海的海水一旦被日本的核污染水污染,再晾晒出的海盐会含有放射性物质,加上韩国人认为海盐可长期储存,因此韩国主妇们才会疯狂的抢购和囤积海盐。
由于日本正式决定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民众明确表示,拒绝购买日本海产品,并强烈要求日方立即撤回核污染水的排放决定。地球是一个整体循环的生态系统,日本这一自私的决定危害的不仅是自己,还直接威胁到地球上的每一个宝贵生命的生存环境,希望日方能够三思而后行,不要赌上人类的未来。
2011年是为什么要抢盐?
发生原因: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从而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
象征性故事--抢盐帝:抢盐帝是指因日本核辐射事件引起的中国谣"盐"风波中,大量囤积食盐的一位武汉市民郭先生,他花高价购入食盐13000斤,由于其所抢购食盐之多,故被人称为"抢盐帝"。
郭先生在2011年3月17日那天从3家商铺买下13000余斤盐,花了27000余元。算下来,每斤盐购入价大抵为2元多一点。"
抢盐潮"来得快退得更快。转眼间,需要用一辆东风6吨载重卡车才能拉动的那座"小盐山",压得郭先生既窝心还难堪。因"抢"盐而闹出洋相被舆论嘲讽的郭先生"同党",各地都有一些。只不过,郭先生成了"抢"盐众生相中的"典范"。
盐的种类及对应作用如下:
1、加锌盐: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和素食者有帮助。
2、加钙盐:可预防缺钙所致的疾病,如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病。食用加钙盐,应同时多吃含磷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豆类等,并多晒太阳,以增加钙的吸收。
3、加硒盐: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老化的功能,可保护心血管和心肌,适合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
4、加铁盐:适合婴幼儿、妇女及中老年等的补铁需求。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又最容易缺乏。
5、核黄素盐:适合长期素食者,因为这类人可能缺乏维生素B2,需要适当补充。
6、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但低钠盐钾含量高,患有肾脏病、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吃。
曾经发生全国发生抢盐事件在哪年?那个季节?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象征性故事?
发生在2011年3月份,春季。
发生原因: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大地震引起的海啸、核辐射等危机层层推进,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恐慌。一条“吃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传忽然传遍大江南北,从而引起了大面积抢购市场碘盐的行为。
象征性故事--抢盐帝:抢盐帝是指因日本核辐射事件引起的中国谣"盐"风波中,大量囤积食盐的一位武汉市民郭先生,他花高价购入食盐13000斤,由于其所抢购食盐之多,故被人称为"抢盐帝"。
郭先生在2011年3月17日那天从3家商铺买下13000余斤盐,花了27000余元。算下来,每斤盐购入价大抵为2元多一点。"
抢盐潮"来得快退得更快。转眼间,需要用一辆东风6吨载重卡车才能拉动的那座"小盐山",压得郭先生既窝心还难堪。因"抢"盐而闹出洋相被舆论嘲讽的郭先生"同党",各地都有一些。只不过,郭先生成了"抢"盐众生相中的"典范"。
扩展资料:
核辐射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等。有时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白血病、畸变、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1、当遇到核泄漏发生时,要做到不轻信谣言,请马上收听、收看当地的官方广播、电视、报纸新闻,以政府发布的信息为准,不信谣,更不要传谣;
2、 要服从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不自行其是、盲目行动;在户外的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关好门窗,不要随便外出,并按规定及时服用预防药;
3、注意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事故的跟踪报道,等待官方的通知;
4、需要撤离时,应服从职能部门的安排,携带适量必需品,镇静、有序地撤离到指定地点,撤离时切不可散布不满言论,避免妖言惑众引起混乱;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
5、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
6、 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辐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出洋相被舆论嘲讽的郭先生"同党",各地都有一些。只不过,郭先生成了"抢"盐众生相中的"典范"。盐的种类及对应作用如下:1、加锌盐: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和素食者有帮助。2、加钙盐:可预防缺钙所致的疾病,如儿童佝偻病和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病。食用加钙盐,应同时多吃含
来源:百度百科-核辐射
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