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食物中毒自救方法
- 2、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 3、发生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 4、食物中毒有哪些自救措施?
食物中毒自救方法
食物中毒自救方法:
一、催吐
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患者清醒,可使用催吐。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可多喝几次,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腥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迅速催吐;可以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二、导泻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
三、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当患者出现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呼叫120,马上送医院的同时,务必注意:
1、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呕出;
2、剧烈呕吐时,禁食禁水,呕吐停止可口服补水或补液盐;
3、留取呕吐物和粪便样本,以备检查用;
4、如腹痛剧烈,可取侧卧位并将双膝屈曲,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5、腹部局部保暖,有助于缓解腹痛、腹泻;
6、病人出现抽搐、痉挛时,取筷子或小勺,用手帕或纱布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咬伤舌头。
拓展资料: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食物中毒如何应对?-人民网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要做到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方面主要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而且平时要保持整洁、干净。
2、要保证食材卫生,食材卫生方面主要是买新鲜的食材,食材存放过程中一定要在冰箱里存放,不能让食材出现霉变和腐烂变质等。还有要对食材的来源有所掌握,比如肉类要有检疫标志才能购买,避免吃了病死动物的肉类。
3、要对加工方面加以重视,加工要生熟分开,而且要凉热菜的案板、刀具都要分开,在加工时对部分有毒食品,比如发芽土豆、豆角等要充分加热熟透后再食用。4、预防食物中毒也可以通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生活规律、饮食规律等方面来提高自身免液。
所谓食物中毒,就是摄入了“有毒”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是本身含有毒素,也可以是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毒物污染的食物。若人一旦误食,就会首先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腹痛、上吐下泻等。有些毒物吸收进入血液,就会损害肝脏、肾脏等脏器。所以,一旦食物中毒,应立即清除肠道内残余的毒物,减轻对人体的损害。对于那些已经进入血液的毒物,有时也可以使用解毒剂。
发生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因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4.保留食物样本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食物中毒有哪些自救措施?
春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大好时节。上午,放假的小菲随家人一起去扫墓踏青。在一个小河沟,小菲看到河边绿色的野草,很像生物课上学到的一种野菜。于是,她从背包里拿出扫墓除草用的小铁铲,很快挖了一塑料袋野菜。中午,一家人来到一家小饭店,小菲告诉家人说这是一种好吃的野菜。于是,他们将野菜洗了洗,就蘸着酱吃起来。没料到,下午返回路上,小菲和吃了野菜的几位堂兄感觉胃胀肚子疼,不久就开始上吐下泻。家人赶紧把他们送到医院,经检查,小菲和堂兄们是食物中毒,原来是吃的野菜被污染所致。医生立即对他们进行洗胃、输液,小菲转危为安。
食物中毒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故。轻微的食物中毒,可能引起的仅是腹泻、呕吐,然后人体就自然会恢复健康。但是,严重的中毒,可能会导致死亡。现在,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食物中毒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按病原物质分类可分为: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因为食物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食物腐败变质;夏季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能在谷物或其他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的真菌毒素。
3.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有毒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非常重要。
4.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由食用添加剂变质的食品、假冒伪劣食品和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自救自护措施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食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食用有毒食物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数勺加开水溶化,泡成很浓的盐水,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伸进嘴里,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半碗,按1:2的比例用水稀释,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3.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去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预防措施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1.不要在街头路口没有卫生执照的小卖摊子吃东西,因为这些地方的食物比较容易受到污染,其本身的卫生安全性也不高。
2.在家自己做饭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吃腌腊罐头食品,在吃前应煮沸6~10分钟。
4.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5.在野外采来的野菜,不可以贸然食用。
6.放在隐蔽处,盛有液体的器皿,如果上面有明显的化学品标志,不可以去打开、服用。如果不知道器皿之中是什么,不可以贸然去闻嗅和品尝。
7.发生食物中毒后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因为食物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食物腐败变质;夏季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能在谷物或其他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
咽喉,引发呕吐。2.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半碗,按1:2的比例用水稀释,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3.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去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