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自读课文学常识总结,详细的!
1、《沁园春•雪》(词):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沁园春,词牌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2、《雨说》(自由体新诗):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成名作《错误》。台湾诗人,原名郑文韬,出版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集》《刺绣的歌谣》等,l949年•自费印刷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掰》。其诗的表现投巧和手法是现代的,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3、《星星变奏曲》(朦胧诗)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纪念碑》、《太阳和它的反光》。本诗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
4、《蝈蝈与蛐蛐》(田园诗):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永恒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5、《夜》(田园诗):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代表作:《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夜》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6、《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本文论证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7、《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说):作者: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强调自由和平等。他的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
8、《傅雷家书两则》(书信):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9、《致女儿的信》(书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本课说明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
10、《故乡》(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现代作家。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著有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之父”。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而是故乡的眷恋,也表现出故乡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作者对儿时玩伴,邻居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所体现出来的迥然不同深表同情与感慨。
11、《孤独之旅》,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作者:曹文轩。当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把每一个人成长中所学经历的挫折与磨难展现给读者,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12、《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怯儒无能以及人们当时的因为钱而扭曲了自己的观念,也强烈的讽刺与批判了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利益关系。
13、《心声》(儿童小说)作者:黄蓓佳,当代作家。处女作《补考》,中短篇集《在水边》等,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等。本文通过中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1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议论文),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代表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
1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作者通过本文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6、《谈读书》(议论文):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思想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用对读书作用的概述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也推崇了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批判了封建神学的腐朽。
17、《不求甚解》(议论文):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邨,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代表作《燕山夜话》。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更说明了要以正确的方式读书。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议论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现代作家。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著有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之父”。 这篇作品是作者为反驳“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来写的。
19、《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第十六回的后半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又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四大名著之一(《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体现了当时普通百姓与官僚统治阶级斗智斗勇的英勇。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叙述晁盖、吴用等草莽英雄与大名府军官杨志斗智斗勇的故事。
20、《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世人称之“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代明初小说家。
21、《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讲的是范进中举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22、《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体现出香菱强烈的求学精神。《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现实主义),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又字芹圃,号雪芹,清代小说家。
23、《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这是一篇记录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史记》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鲁迅称赞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4、《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讲述的是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故事,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书中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和辞说。
25、《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以对话的形式讲述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虽身在草庐之中,却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副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三国志》共65卷,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
26、《出师表》: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陆游称赞它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作者通过本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自己的一片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忠诚之心。
27、《望江南》(词):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词表现了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刻画了了一思妇的形象,真挚感人。
28、《渔家傲•秋思》(词):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原名朱说。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29、《江城子•密州出猎》(词):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这首词表现出作者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其主旨集中体现在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0、《武陵春》(词):作者:李清照,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深。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3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这首词通过描写悲壮的战斗场面抒发了作者壮志不酬的抑郁、愤慨。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文题理解: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有多灾多难的祖国。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写下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也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中心内容: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刻骨铭心的真挚而深沉的爱,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文题理解:“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感情,这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最容易产生的一种内心感受。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从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中心内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寄托于相对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两岸人民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雨巷》等。文题理解:“我”是指诗人自己,“残损的手掌”即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是诗中多次出现的一个意象。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中心内容: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忧愤之情和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代表作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诗》《船》《馈赠》等,她是新时期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文体常识: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舒婷、顾城、江河、北岛等。文题理解:面对凝聚着沉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诗人将“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背景下,表达了这一代人的心声。
中心内容:诗人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抒发了诗人强烈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4《祖国》:作者:莱蒙托夫,19世纪俄国诗人。作品有长诗《恶魔》《童僧》,剧本《假面舞会》,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文题理解:莱蒙托夫把对祖国的感情比作“爱情”,选取最能代表俄罗斯山川之美的景物,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中心内容:通过铺陈俄罗斯的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
《黑人谈河流》:作者:休斯,美国著名的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文题理解:《黑人谈河流》中的“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中心内容:诗人通过黑人对河流的追溯,表达了对祖先和故土的热爱之情。
5.《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文体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文题理解:文章以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为题,预示着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并靠人物来揭示主题。而这个怪怪的名字也对应了人物性格,同时也给文章奠定了讽刺的基调。中心内容: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已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场景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6. 《蒲柳人家》:作者: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文题理解:蒲柳人家本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中心内容: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展现了人们崇高的品格。
7.《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文题理解:作者把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中心内容: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8.《热爱生命》:选自《热爱生命》。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文题理解: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困窘的环境也能重生。
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中,最终咬死了狼,吮吸了狼血的故事,成功地刻画了坚忍顽强、不惧艰难险阻的“这个人”的形象,并启示人们: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
9.《谈生命》:作者:冰心,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其诗风格晶莹清丽,轻柔俊逸,被人称为“春水体”。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归来以后》《在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樱花赞》《关于女人》等。早期散文婉约典雅,凝练流畅,被人称为“冰心体”。文题理解: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感受。中心内容:这篇散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了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0《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当代作者。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世事与棋》《碎玻璃》《灵感》等,小说《单身汉的体温》《透视》《钟》等。文题理解: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它奉献绿阴,荫庇土地。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与自然发生了矛盾。树成了人类文明的遭遇,展示了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心内容: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长年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都市文明发展的利与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11.《地下森林断想》:作者:张抗抗,当代女作家。第一篇小说《灯》,长篇小说《分界线》《隐形伴侣》,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等。文题理解:文中所写的森林,长在阴森森、黑黝黝的幽深峡谷中,故称“地下森林”,断想,意思是片断、零碎的感想。感想虽是片断,但作者感受强烈,主题开掘得深,蕴含哲理,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中心内容: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过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12.《人生》:作者: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著有《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中心内容: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角度、视野,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要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威尼斯商人》:选自《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喜剧天才”。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又叫《王子复仇记》)《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吝啬鬼:【法】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文化常识:戏剧文学的构成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旁白(旁唱)独白(独唱)等。文学常识:戏剧文学的分类(1)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话剧(主要类型)、歌剧、舞剧等。(2)按照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正剧,指兼具悲、喜剧因素的戏剧。(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4)按照篇幅规模,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中心内容:这场戏通过展现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揭露了高利贷商人的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与人这间的深情厚谊、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14.《变脸》:作者:魏明伦,著名川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剧作有《易大胆》《四姑娘》《夕阳祁山》《中国公主杜兰朵》等。
文题理解: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
中心内容: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表现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也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通过他们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15.《枣儿》:作者孙鸿,剧作家。文题理解:题目“枣儿”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老人儿子的名字。另外“枣儿”是贯穿全剧的线索,作者赋予它深刻的象征意义。中心内容:这篇话剧围绕“枣儿”叙述了一位老人和和一位捡枣的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老人回忆“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明了自己对名父亲的盼望。全剧表达了他们深情呼唤亲人回归的真挚情感。
16.《音乐之声》作家:勒曼,美国剧作家,《音乐之声》还被译作《仙乐飘飘处处闻》《真善美》《柔情蜜意》《心灵深处的音乐》《天乐的魅力》等译名。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修女玛丽亚的野外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的场景和修道院内院长及众嬷嬷对玛丽亚议论的场景,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
17.《公输》:选自《墨子》。《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文学常识: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文题理解:《公输》一文记叙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当时,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阻止了这场战争。中心内容: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人称“亚圣”,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他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口号。文学常识:《孟子》是儒学家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文题理解:孟子所宣扬的“道“就是实行仁政。中心内容:论述了“天时不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文题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因为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中心内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19《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文学常识:孟子“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4)本性也需要“养”。文题理解:孟子主张人性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中心内容: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风利忘义的人。
20《〈庄子〉故事两则》: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中心内容:《惠子相梁》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出庄子清高自守,袖爵禄如“腐鼠”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描写了庄子与惠子的一次辩论.显示了二者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2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史书、史学著作和文学著作。文化常识: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篇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题理解: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战胜齐的故事。中心内容:本文通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 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罗迦•费•因格,议论文。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议论文。
15.《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议论文。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集》,作者鲁迅,议论文。
17.《智取生辰纲》选字《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
18.《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
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19.《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传》。《儒林外传》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
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吏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
20.《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
2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22.《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23.《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晋朝史学家。《三国志》 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共六十五卷。
24.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5.《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温庭筠,晚唐诗人,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6.《渔家傲 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7.《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北宋。
28.《武陵春》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宋代。
29.《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著名抗金爱国主义诗人。
希望能帮到你。
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重要文学常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在《鼎湖山中》看到的一副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在《林中小溪》
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iè( )意,黄山稠密( )的树阴和漓江攒
( )聚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 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 完美 追求 观察 B、 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 完整 追求 观测
3、名句、古代文化常识积累(8分)
(1) ,铁马冰河人梦来。
⑵《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动态描写表明西湖美景让人观赏不够的句子是“ ”,
⑶、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 。
⑷、《论诗》中警策人们:任何时代都有创造型人才的句子是: 。 4、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茅盾“背书”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华罗庚的“猜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就不再读了。他的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的读书方法:
。
我的理由: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春(18分)
(1)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点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2)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 ,蝴蝶 ,风筝 ,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 ,桃花 ,梨树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3)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4)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5、选择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在文中空缺处。(4分)
A、高飞 B、呢喃 C、翩跹 D、飞雪 E、漫霞 F、流火
6、第⑵段文字作者描绘了哪四幅图画?(4分)
⑴ ;⑵ ;⑶ ;⑷ ;
7、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一种说明作用。(6分)
⑴ 。
⑵ 。
8、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二)人生的标点(14分)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9、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曾经的历程就像………虽………但”的句式仿写。(4分)
10、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11、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6分)
(三)《桃花源记》选段(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6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总结课文的成语,写出来(不少于4个),越多越好。(4分)
三、作文训练
这是一幅漫画,请用100字左右写出漫画的寓义。(30分)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楹 惬 chóu cuán 2、A 3、略 4、略
一、 阅读理解
(一)5、B C A F E D 6、⑴田野之春 ⑵河畔之春 ⑶天空之春 ⑷果园之春 7、修辞有比喻、对偶、排比、拟人等,举例略 8、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赞美
(二)9、曾经的历程就像落了山的大阳,虽己不复光辉,但它把星星留给了苍穹。10、第一: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第二: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11、示例:人生是书名号,因为在人生的书册里留下了我们追寻梦想的足迹,书写了我们铸就辉煌的历程。(能举出其它的标点符号,且言之成理亦可)
(三)、12、⑴带着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⑵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14、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得) 不知有汉 无人问津
二、 作文
溺爱和体罚是教育的大敌(答案不唯一),只写其中一个方面的及格分。 赞同0| 评论 2010-11-5 17:33 性案 | 二级
总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班级 初三( )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在《鼎湖山中》看到的一副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在《林中小溪》
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iè( )意,黄山稠密( )的树阴和漓江攒
( )聚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 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 完美 追求 观察 B、 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 完整 追求 观测
3、名句、古代文化常识积累(8分)
(1) ,铁马冰河人梦来。
⑵《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动态描写表明西湖美景让人观赏不够的句子是“ ”,
⑶、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 。
⑷、《论诗》中警策人们:任何时代都有创造型人才的句子是: 。 4、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茅盾“背书”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华罗庚的“猜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就不再读了。他的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的读书方法:
。
我的理由:
。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春(18分)
(1)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点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2)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 ,蝴蝶 ,风筝 ,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 ,桃花 ,梨树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3)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4)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5、选择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在文中空缺处。(4分)
A、高飞 B、呢喃 C、翩跹 D、飞雪 E、漫霞 F、流火
6、第⑵段文字作者描绘了哪四幅图画?(4分)
⑴ ;⑵ ;⑶ ;⑷ ;
7、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一种说明作用。(6分)
⑴ 。
⑵ 。
8、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二)人生的标点(14分)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9、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曾经的历程就像………虽………但”的句式仿写。(4分)
10、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11、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6分)
(三)《桃花源记》选段(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6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总结课文的成语,写出来(不少于4个),越多越好。(4分)
三、作文训练
这是一幅漫画,请用100字左右写出漫画的寓义。(30分)
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学常识
1.谈读书的作者弗朗西斯.培根是__英__国__文学_家,_哲学_ 家.
2.智取生辰刚节选自_《水浒传》_,作者是__施耐庵_,_元末_(朝代)小说家.
3.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作者__罗贯中_,_元末_(朝代)的小说家.本书与_《水浒传》_,_《西游记》_,_《红楼梦》_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4.儒林外史是我国___清___代第一部长篇_章回_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作者__吴敬梓_,安徽全椒人.
九上语文词的文学常识
(一)先秦时期作家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诗经》、《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作品,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2. 墨子:名翟,春秋时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尚贤”、“节用”。《墨子》现存五十三篇,部分为墨子自著,其余出自其弟子及后学者之手。
3.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4.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孟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共七篇。
5.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其代表作品是《逍遥游》。
6. 屈原:名平,子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用楚地民歌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楚辞体”(又称“骚体”)。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二)两汉时期作家
7.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其历史巨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
8.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著有《说苑》、《新序》,整理了《战国策》和楚辞》。
9.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历史著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魏晋南北朝作家
10.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11.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国时文学家,代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 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
.《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作者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议论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集》,作者鲁迅,议论文。17.《智取生辰纲》选字《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