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地震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9) 黑客业务 77 2

目录介绍:

特别紧急!如何进行地震演练、消防演练 300字左右

防火防震逃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关指示,确保我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保卫校舍、校产的安全,根据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防火逃生演习应急方案。

二、防火逃生演习领导机构及要求

1.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2.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

(1)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组长:,负责疏散的老师

主要职责:

① 负责疏散楼梯口的老师在演练前10分钟到达各楼梯口,并自行安排各楼层。

② 负责疏散学生的上课老师切实按学校安排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以免造成拥挤。

③张金友等老师指导全体师生迅速转移到预定的集中地点,到达集中地点后维持好学生的纪律秩序。

(2)通讯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

主要职责:开始演习时,按照学校要求拉响学校的警报,且迅速切断所有广播室的设备设施,并拨打火警电话:119,迅速与上级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徐继兑引导上级人员和设施进入事件地,杨静美负责对上、对外联系及报告工作。

(3)安全防护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

主要职责:利用就便药物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 急救电话:120。

(4)灭火行动组及职责

组长:

主要职责:利用学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关设施,全力进行扑救。

(5)宣传组

组长:

主要职责:对整个演练全过程进行拍照。

3.老师及管理人员的要求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负责看管疏散路线的楼梯口的老师要迅速做好分配岗位任务。

(2)要严肃认真,全体师生要当作是真的火灾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

(3)班主任要在演练前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及疏散的路线,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

(4)当演练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带领疏散的老师马上通知组织领导组的组长,并及时作出处理。

(5)各行政和级长负责指挥本级学生疏散。

三、演练步骤

1.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展览,提高学生对火灾应急方面的认识。

2.让师生熟悉掌握应急火灾逃离的方法。

3.让师生熟悉疏散的途径和集中地点。

四、演练安排

1.模拟发生大火的情景,当火灾发生时,组织学生进行应急疏散到预定集中地点。

2.应急疏散以学校警报为启动信号。拉响警报声,代表发生火灾,老师指挥学生进行应急疏散,全过程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

五、火灾发生时的应急疏散

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向集中地有序地进行疏散。

学生:

1.各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关掉电源,要求学生用衣服、手捂口和鼻子,以免吸入浓烟,然后组织学生从就近楼梯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到指定地方集合。

2.疏散时,各任课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人流互相拥挤,推撞,注意兼顾生病或者行动不便的学生,同时指挥学生在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相互拥挤,避免跌倒。

教师:

空课的教师从教师办公楼疏散到该负责的岗位集中。空课的教师要分散在各楼梯出口和撤离目的地,不断用手势或喊话的方式稳定学生的情绪;尽量避免学生间互相拥挤,推撞。切实注意学生安全,直至到自己负责的楼梯口疏散完最后一名学生才能离开岗位。

当听到疏散信号后,马上关掉生火的燃具,从各自的岗位上疏散到足球场。

3.疏散的路线:就近楼梯逃生。

4.疏散后的纪律:

(7)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发现学生人数不符,立即向级长或该级行政报告,级长向疏散组组长报告,疏散组组长向总指挥报告。并参与寻救工作。

(8)学生撤离火灾区,到目的集合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稳定学生的情绪,不准大声喧哗,不准到处乱跑。

五、演练结束

1.校长对本次应急防火演练进行总结。

2.分管领导对本次应急防火演练进行指导。

3.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整理好队伍,听从指挥员有序地离开回教室,回教室的路线按疏散的路线。

4.回到教室后,班主任进行对刚才的演习进行小结,并突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改正。

如何正确地组织火灾逃生演练

一、必须讲解的知识

火灾逃生演练主要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学会逃生技能的演练,但是在演练之前组织者必须用发小册子、讲话、讲解的形式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参与者,否则参与者不能掌握完整的火灾逃生的知识,必须讲解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火灾疏散与火灾逃生的区别

火灾疏散是指社会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有关群众撤离火场的有组织行为。组织、实施火灾疏散的社会单位的有关领导、保卫部门的成员和单位员工不仅分别要具备组织计划和引导火灾疏散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掌握火灾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火场逃生是指商场顾客、旅馆住客和居民等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安全地逃离火场,主要是个人行为。

2.初起火灾扑救与火灾逃生的分界线

火灾窜到天花板,是初起火灾扑救与火灾逃生的分界线。发现小火可以进行自卫扑救,但一旦发现火焰窜到天花板,即意味初起火灾扑救失败,这时扑救者应立即扔下灭火器或灭火毯逃生。

3.火灾烟气是火灾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建筑物内火灾死亡的百分之七、八十是火灾烟气造成的,一氧化碳是其中最致命的因素。因此在火灾逃生中要尽少吸入火灾烟气。

二、模拟火灾烟气发生器材的选择

在组织火灾逃生演练时,人们往往使用各种发烟器材来模拟火灾烟气,营造火场气氛,这是必要的。但是,发烟器材如果选得不好,就会有很大的副作用。例如,使用硫磺和锯末为主要原料的烟饼发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气体容易被湿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和眼睛发炎等。采用柴油、棉纱、木屑等为发烟剂或直接用磷等化学燃烧剂的燃烧发烟装置发烟时产生的固体微粒,五氧化二磷等物质会严重刺激眼睛、粘膜和呼吸系统,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烟油机通过加热产生的烟雾会造成环境污染,设备锈蚀并影响人们的健康。目前比较理想的发烟装置只有专为火灾逃生开发的撒气火灾烟气释放器这一类。这类装置对人体无毒害、环保,并能逼真地撒气火灾烟气的行为。

三、应配备的器材

在火灾逃生演练场所应事先准备消防指示标志、火灾报警器,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准备模拟用的火灾逃生面具,有防火卷帘门的单位,在火灾逃生演练中还有应该启动防火卷帘门。

四、逃生要领

1.根据烟气的高度采取相应的撤离姿势

不少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规定火灾逃生时高度为1.4米。弯着腰,人体高低于1.4米撤离算正确,否则就算错误,这种简单的判断法有失偏颇,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火灾烟气层的高度采取相应的撤离姿势。火灾烟气比空气轻,它先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作水平蔓延,再逐渐往下扩散,为烟气层离头部还有较大距离时人挺着身子跑出去可以;当烟气层扩散到头部时,人必须弯着腰撤离;当烟气扩散到腰部时,人必须匍匐行进逃离火场。要领是在尽少吸入烟气的情况下尽快逃生火灾。

2.按消防标志指示的方向撤离

3.撤出后不要再返回火场。

五、必须走出的误区

在火灾逃生方面,现在还有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走出,在演练时还作为正确的方法实施,就会带来负面的后果。

1.湿毛巾能过滤一氧化碳

许多消防科普读特里都写了湿毛巾能过滤一氧化碳,这是火灾逃生知识中最大的误区,一氧化碳的分子量为28,小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氧气能通过湿毛巾被人吸入,二氧化碳能通过湿毛巾呼出,而分子量较小的一氧化碳却能被过滤了?这显然缺乏科学常识,湿毛巾中里那点水溶解一氧化碳的量也可以忽略不计。一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度还不及二氧化碳。就连火灾逃生面具里的过滤器也不能过滤一氧化碳,只是其中的触媒能把一氧化碳化成二氧化碳。

2.火灾逃生时必须用湿毛巾中蒙住踢口鼻

用湿毛巾蒙住口鼻逃生,是我国火场逃生的经典做法,有些消防科普读物提出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用啤酒、饮料,甚至尿液打湿毛巾,蒙住口鼻逃生,这显然是误导。有这些时间去打湿毛巾,不如早点逃离火场。公众消防安全教育研究最有成效的美国从来没有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蒙住口鼻一说。正确的做法是,身边正好有毛巾,打湿它又花不了几秒钟,不妨用它蒙住口鼻,这样在逃生时能减少火场空气的吸入,又能阻止使用人不必要的呼喊。不要花时间去找毛巾,更不要花较多的时间去找湿它,因为它的作用有限。

3.把棉被打湿,盖在身上逃离火场

在我国的许多消防宣传图画里,都可以找到这么一幅图。这幅图是日本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创作的,当时木结构房屋在日本占很高的比例。发生火灾尤其是地震火灾时,木梁、橡子都可能掉下。后来这幅图就流传到我国,至今还成为许多消防宣传画的经典作品之一。如果说日本人当初这么做还有合理一面的话,我国今天还这么做就是误导了。首先我国现在很少有木结构的房屋。其次,打湿棉被要花原本可以尽快逃生的时间,第三,盖了大棉被明显影响逃生速度,如果在旅馆这各种地方人人都披了棉被逃生后面的人踩在前面人的被子上,不仅影响人群的逃生速度,而且导致逃生现场的混乱。在大家都下楼梯时更加不可想象。第四盖了棉被影响逃生者看清消防指示标志。正确的做法是尽快逃离火场。即使楼道温度较高只要可以承受就冲过去。如果家里备有灭火毯,这时可以拉下披在身上。

社会单位组织一次火灾逃生演练不容易,只有方方面面都做正确了,才能做到预期的效果。

日本小学生怎样演练地震逃生

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享受平静富裕生活的人们不要放松警惕,要永远保持危机意识,才能遇危不难,遇险不死。

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的全国消防周,每所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地震火灾的预防宣传活动。很多时候日本校方设计地震逃生都是在不通知全校师生的情况下进行。

日本每次地震逃生演练,教室里的学生们一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马上向操场的空旷地带集合。学生们排队,头上还戴着一个帽罩,主要用来防烟火。所有学生都整齐的聚集在操场中央,日本这种演习有时是上课时高,有时是下课的时候突然就搞。只需在在短短5分钟内就完成了地震逃生全过程。他们会在整个地震演练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安静、沉着以及良好的秩序。

还有日本人都知道地震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脑袋,然后注意周围有没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熄灭在火灾中,通常都是吸进烟才昏倒的,所以不要站着,而是要爬着出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10 01:27:59 回复

    00字左右防火防震逃生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关指示,确保我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保卫校舍、校产的安全,根据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结合我

    1
  • 访客 2022-07-09 19:59:03 回复

    快做到:关掉电源,要求学生用衣服、手捂口和鼻子,以免吸入浓烟,然后组织学生从就近楼梯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到指定地方集合。2.疏散时,各任课老师要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人流互相拥挤,推撞,注意兼顾生病或者行动不便的学生,同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