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文化小常识-必须知道的文化常识

第三方分享代码
hacker 3年前 (2022-07-05) 黑客团队 112 2

目录介绍:

中国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在生活中经常使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有许多令人惊讶的冷知识

1.逼死西楚霸王项羽的韩信死时被关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蒙上布,然后一群女人用竹枪捅死了他;

2.九州:神话传说中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统称“三皇”。据说人皇氏兄弟九人,分天下为九州,即梁、兖、青、徐、荆、雍、冀、豫、扬,一直延用至今。

3.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之为斗。七星别称:一贪狼,二巨门,三禄存,四文曲,五廉贞,六武曲,七破军,堪舆家用此。电影《杀破狼》三部曲中“破”即“破军”,“狼”即“贪狼”,而“七”即“七杀”亦是一种星相。

4.二十八宿(xiù):古人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分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重要创作。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就是指的牛、女二宿。

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小知识有:

1、【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3、【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4、 【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汉服文化流行,对于汉服,有哪些人们不知道的小知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喜欢穿着我国的传统服装汉服出街,虽然在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来这就算是奇装异服,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也算是换了一种方式传承我国文化,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是予以鼓励的,毕竟年纪轻轻能不畏惧他人的眼光,追求自己所爱的真的不容易,关于此事我们还有很多不了解的。

一、汉服传承的是我国传统文化

汉服是汉族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人文文化,它的色彩搭配以及花纹样式,布料工艺都是我中华民族古代人民的创造力,所以说汉服不只是一种民族服装,而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汉服是反映儒家礼教文化的集合,在尧舜禹三帝的那个年代,汉服文化就基本成型,历经了几百年几千年的朝代更迭,汉服文化不断更新,到了汉朝才正式形成完善的体系,并且普及到人间民众。以汉服文化为基础继承而来的礼仪文化,体现的是我们汉族千年以来经历兴亡之后趋向稳定的民族特色,而且通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了整个汉族文化圈。除此之外,汉服的影响比较深远,亚洲各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服饰都是仿照我国的汉服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韩剧以及日剧中的传统服装都与我们的汉服相似,正是这些国家借鉴并且传承了我国古代各个阶段服装的特征。

二、汉服不只是衣服,里面有很多内涵

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包括的是整个完整的衣冠系统,包括衣裳,鞋履,发饰以及面饰等等多个组合,这套体系浓缩了华夏衣冠文化,通过纺织,刺绣,蜡染等等多种工艺体现了我国杰出的美学品味,而汉服在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中,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是基本特征始终如一,汉服传承至今最基本的特点是交领,盘领或直领,其中最主要的是交领,而打开方式主要是绳带系结,还有束腰,其作用就和我们现在的腰带是差不多的,穿着效果也往往是潇洒飘逸的印象,而汉服也和我们现在的服装一样,有平常穿的衣服和礼服的区别。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呼吁我们继续推广传承汉族传统服饰,很多人认为汉服的流行是对我华夏传统文化的尊重,汉服爱好者之所以选择汉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好看,更是因为汉服作为载体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明小常识,急~~(不要太幼稚,生活中的)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他人取绰号。

二、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长辈、亲友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如果离家时间较长,就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9、自己回家时,应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三、餐桌礼仪

(一)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学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饭时,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饭盆,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结束,应把凳子整齐地摆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五、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六、穿着礼仪

1、不穿奇装异服,参加重要的集会时候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保持个人整洁,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或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同学间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头散发。

七、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八、尊师重孝礼仪

1、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

3、上课(包括自修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

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

6、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

7、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8、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9、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10、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11、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2、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13、父母长时间外出,要经常以电话、短信或写信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态度谦和不任性。

14、对长辈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15、未经父母允许不得晚归、远出以及无故在外过夜。

16、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长辈身体不适,要勤问候,多体贴。

17、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喧哗,不与长辈抢节目频道。

九、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直视同学,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或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不说使别人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选择恰当的方式 真诚地指出同学的不足或肯定同学的长处。

6、男女同学互相尊重和照顾,不欺负对方。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一旦遗失,应立即道歉并赔偿。

8、不在同学面前或背后说长论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 访客 2022-07-06 03:51:10 回复

    ”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1
  • 访客 2022-07-06 06:32:06 回复

    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