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介绍:
- 1、在疫情背景下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 2、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有哪些
- 3、幼儿园中班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h7n9育儿知识
- 4、幼儿园中班育儿经验小常识
- 5、幼儿园中班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沟通
- 6、幼儿园疫情防控知识内容有哪些?
在疫情背景下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需要格外的呵护。疫情期间,儿童的身体健康保护工作不可忽视,家长除了做到对儿童正确及时的隔离防护,还应通过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方式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幼儿园和社区儿童之家应借助网络平台,加强对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树立正确的防控观念,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儿童免疫力特点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强固,据统计幼儿每年伤风感冒的次数是6-8次。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免疫机能逐渐成熟,抵抗力逐渐增强。儿童每天都会接触到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在接触这些微生物时是否会生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免疫力的强弱。儿童自身免疫功能低,极易受到病原体感染,每年的冬春交替季节,呼吸道感染高发,儿童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所以儿童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很快,截至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报告的最小感染者是刚出生30小时的新生儿。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二、家庭日常防护
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规律生活的好习惯,同时还要注意良好的居家环境。
(一) 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
免疫力是个长期作用的结果,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休息、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儿童免疫力的增强。面对疫情,如何预防病毒来袭,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这是目前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1.科学饮食
(1) 平衡膳食
科学、可行、合理的膳食可以改善人体的营养状态,营养状态的恶化则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低下,因为营养状态一变坏,天然免疫系统的补体成分也就消失了。儿童的饮食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好,避免辛辣刺激性重口味食物,每天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鱼类、牛奶、蛋类、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食用菌、新鲜时令水果蔬菜和适量坚果,建议每天摄入的果蔬超过5种,水果、蔬菜和坚果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调节儿童机体免疫力。拒绝给儿童吃高油、高糖的精加工食品。对于食欲不佳的儿童,建议少量多餐饮食,可以选择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瘦肉粥、青菜粥、鸡蛋羹、烂面条等。同时,注意液体的补充,多饮水,多排尿,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膳食宝塔。
只有保证合理的营养及饮食结构,才能使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力自然不会差。家长也不要给孩子盲目进补,市面上有很多保健类药物或食品,自称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但缺少严格的科学验证,对家长产生误导,还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诸如破坏免疫平衡,引起身体其他异常改变。
家长还应教育儿童饮食不过量,每日按时进餐,不偏食、挑食、摄入多过零食;防止儿童在家暴饮暴食等不健康饮食造成出现积食腹泻等问题。
(2)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疫情的开始,是“病从口入”。饮食卫生习惯是重要的生活习惯,对儿童来说,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儿童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如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不清洁、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捡掉在桌上或地上的东西吃等。不吃活禽野味,食物要煮熟煮透,如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注意餐具卫生,建议儿童单独备碗筷。餐具消毒时需注意,每人餐具需分开单独消毒。
家长在烹调时也应注意食材的处理应生熟分开。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鱼类,海鲜等可能含有导致人生病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只有经过高温烹煮才能彻底杀灭。因此,为了防治食物交叉感染,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应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2.适度运动
运动是增强儿童免疫力的良好途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应该多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肺活量,预防呼吸道疾病;可以增强食欲,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当然,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淋巴细胞对病菌的杀伤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疫情流行期间,儿童应减少室外活动,但仍然要进行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在家中坚持锻炼,比如进行健身操、蹲起、投掷等运动或游戏,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促进健康,保持儿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但在家中活动时应注意运动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最好垫着软垫运动,不要影响到周围邻居。
3.充足的睡眠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良会让体内负责对付病毒的T细胞数目减少,生病的几率随之增加。疫情期间,儿童在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让体内的器官得到休息,以免过度疲惫让病菌有可乘之机。建议幼儿园孩子每天睡眠11-13小时,并且保持高质量,早睡早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良好的居家环境
疫情期间,要重视家庭空气、物品等的消毒。很多家长对开窗通风不理解,认为会让病毒飘进来,其实,每日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也有助于更新室内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家里的物品做好日常清洁最重要,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浓度过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会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器官和组织受损变得脆弱,反而容易感染。当然如果家里有病人或者客人来访过,应及时对室内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家长切记要将消毒液放置在孩子不易触及处,避免接触或误食。
(三)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家人避免共用毛巾、水杯等;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家庭用餐,最好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等措施;家中若有病人,则要注意日常消毒与隔离,避免与家人互相传染。
三、外出防护
疫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减少孩子外出的次数,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商场、剧院、超市、儿童娱乐场等人口密集的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一)佩戴口罩
家长应购买适合于孩子的儿童专用一次性口罩,否则实现不了防控病毒感染的作用。特别强调,婴儿不能佩戴口罩。1岁以下的婴儿带上口罩,很难观测到孩子的呼吸变化情况,而且太小的宝宝如出现不适无法表达,所以1岁以下婴儿的防护应以被动防护为主。看护人需主动戴好口罩,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着孩子咳嗽、打喷嚏、呼气。
另外,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如果反复多次使用,除了口罩的防护效果可能下降外,口罩外层积聚的灰尘、细菌、病毒等可能会污染内面,造成感染。
(二)随时保持手部卫生
规范洗手是阻断疾病传播的最有效、简单的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流感,还可以预防皮肤、眼部、肠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不仅儿童照顾者要洗手,更要给孩子养成从小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很多孩子洗手只是蜻蜓点水,沾点水,涂上肥皂,马上就冲掉,整个过程3-5秒就完事,甚至用手在水里蘸一下就算洗过了,这样洗手很不到位。家长要教育孩子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外出途中找不到可以洗手的地方,没有肥皂和清水,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含有酒精的消毒湿巾纸或者免洗洗手液。除此之外,家长要教育孩子在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双手有明显的污渍时都应该洗手。
(三)外出返回后清洁
外出回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然后认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外出穿戴的衣物、手套、携带的物品,如怀疑有沾染病毒的可能,应及时进行消毒。
四、疫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对幼儿身体健康保护的指导
疫情常常容易在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暴发。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在疫病流行期间幼儿园通常会采取停课的方式来防止疫病的传播。但面对疫情,“停课不停学”,幼儿园及社区儿童之家可以借助网络途径,对幼儿居家身体养护提出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具体规范要求,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具体的身体保护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进行科学指导。同时,通过健康领域的亲子活动、游戏等加强对幼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普及,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疫病流行期间,家长对于儿童身体保健的关注程度会更高,幼儿园可以借此机会向家长宣传科学防护的重要性,普及防疫知识,介绍如何通过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游戏活动来提高孩子免疫力,呼吁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孩子的健康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年龄段一般处于5~6岁这一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强,而且他们的好奇心也在这个时候表现地较为突出,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幼儿园中班育儿知识有哪些。
无论是做为幼儿园方面还是家庭方面,都要掌握以下这一阶段孩子各方面的发育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育儿知识。
这个时期的宝宝平时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除此之外,中班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任性调皮。
鼓励孩子
这对于中班时期的孩子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对于师长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因此很容易会出现畏惧困难,不敢尝试的情况。因此,鼓励在这个时候就尤为重要了。
独立做事
不管事情有多难,可以不妨让孩子先去尝试,做到怎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然后及时地予以称赞,让他们充分建立起自信心。这样不仅养成了孩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自信心。
模仿力强
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家长不可小觑。因为这说明孩子有着比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会注意观察所模仿对象的特点,也是自我能力的一种表现。
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张,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做为父母,就是要适当地对孩子放手,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选择权,这同时也是避免孩子日后出现优柔寡断。
所以,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教育还是要慎重的,首先要对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解,其次要抓住孩子的优势,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幼儿园中班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h7n9育儿知识
幼儿园中班的宝宝正处于活动期,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多吃含VC多的食物,主要还是多多锻炼身体。
幼儿园中班育儿经验小常识
中班育儿宝典知识:别用冷暴力的方式陪伴孩子
以下5种最容易发生在家长身上的冷暴力方式,其严重后果值得家长们思考。
一、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上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无意的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这种情况,家长该如何做呢?
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这样回应: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稍后来陪你,好吗?爸爸/妈妈有点手头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吗?请注意,回应孩子的时候请看着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二、你正在生孩子的气的时候,孩子呼唤你的时候,你不想理他,想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孩子淘气,犯错后,爸爸妈妈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选择故意拒绝应答孩子,以示惩罚。孩子可能意识不到爸爸妈妈冷淡的原因跟自己的错误行为有关,无法有效反思自己的错误,但是由于父母的冷漠行为产生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家长如何做?
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的对孩子说,因为你刚才的错误,我很生气,需要自己冷静一会,希望你也想一下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道歉获得我的原谅,在获得我的原谅之前,我需要自己待一会。
三、当你带着情绪与孩子相处,对于孩子提出的建议响应不热情或者干脆拒绝
孩子无法知道你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他们会归结于自己的原因,或者父母不爱自己,从而缺乏自信,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和内疚的感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如何做?
忘记其他与孩子无关的不良情绪,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美好时光,全情投入到与孩子的活动中,表现出兴趣和热情,并且及时赞扬孩子的奇思妙想。
四、表面与与孩子玩耍,陪伴孩子,其实心猿意马,心不在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会处于这种状态,看着电视,低头看着手机,看起来在陪伴孩子,实际上是心不在焉的应付孩子。孩子会模仿这种心猿意马的做事方式,导致专注力下降,影响学习,并且会模仿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不良的社交习惯,长大后会用这种模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家长如何做?
要么不陪孩子,如果陪伴就一定要高质量的,全身心的陪伴。如果确实暂时不能陪伴孩子,那么就告诉孩子现在有点事情,稍后来陪他获得孩子的理解。
五、孩子犯错后向爸爸妈妈道歉,爸爸妈妈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没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够认识错误,并且能够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自尊心很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出积极响应,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园中班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沟通
幼儿园中班在疫情期间如何如何做好沟通?首先想要做好沟通,一定要先跟家长做好沟通,然后家长和老师配合,再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今天做好沟通
幼儿园疫情防控知识内容有哪些?
疫情防控预防知识: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入园、离园防护措施:
1.节假日外出幼儿,入园前若有发热、咳嗽、乏力、气促、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级老师报告。
2.入园时遵守幼儿园规定,分批分次进园;排队测量体温,注意相互间距。
3.离园后随大人及时返回家中,不在幼儿园周边逗留,玩耍,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4.在来园与离园的路上,尽量做到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设施、设备。
5.坚决做到不要求大人购买街边小商小贩不安全的食品与玩具。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吃含VC多的食物,主要还是多多锻炼身体。幼儿园中班育儿经验小常识中班育儿宝典知识:别用冷暴力的方式陪伴孩子以下5种最容易发生在家长身上的冷暴力方式,其严重后果值得家长们思考。一、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
内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家里的物品做好日常清洁最重要,消毒剂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浓度过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会刺激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器官和组织受损变得脆弱,反而容易感染。当然如果家里有病人或者客人来访过,应及时对室内相关物品进行消毒。家长切记要将消毒液放置在孩子不易触及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增强体质和
、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入园、离园防护措施:1.节假日外出幼儿,入园前若有发热、咳嗽、乏力、气促、腹泻等异常情况,及时向班级老师报告。2.入园时遵守幼儿园规定,分批分次进园;排队测量体温,注意相互间距。3.离园后随大人及时
蘸一下就算洗过了,这样洗手很不到位。家长要教育孩子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外出途中找不到可以洗手的地方,没有肥皂和清水,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含有酒精的消毒湿巾纸或者免洗洗手液。除此之外,家长要教育孩子在